第二十五章 活命难,难于上青天(第 2/4 页)
秦法严苛至极,动轴就是连坐,可就练秦法纪委严苛的秦国都会有那么多残害平民的事情发生,何况是法律并不完备山东六国?
百姓们文化程度不高,那一条条模棱两可的法律岂不是任由权贵们解释?
再加上常年的战争,要是运气不好在赶上收成不好,简直是要命的事情。
政府按人头收税,有时一家十数口,连自己的地都没有,只得在别人的封地上,接受多重压迫与盘剥,剩下的那些粮食又该如何养活一大家子人?
而且这一切的压迫是没有尽头的,除了秦国,山东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允许底层的奴隶一般的百姓走向下一个阶层。
一位位高谈阔论,用各种手段宣扬着自己“爱民如子”的达官贵人们,在自家粮食堆积的发了霉的情况下,也不愿把粮食分给那些马上就要饿死的百姓。
说是卖儿卖女,可不到了无法养活自己孩子的地步,谁愿意让自家的女儿到青楼里去卖身,到达官贵人家中去做奴婢,而不是风风光光的嫁一个好人家?
谁愿意让自己家生来就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好男儿,去做那残缺的宦官,一生顶着“阉人”的坏名声?
可谁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活活饿死呢?
这一切的一切,总算是让田言明白了四个字,“民不聊生”。
再这样一个世界里生存的每一天,她都在想念前世的生活。
哪怕她活的相对而言很好。
田言真的很喜欢骑马走在山林外的场景,因为那样就看不到那么多人间的惨状。
有些时候不是你狠下一颗心,就能对这世间穷苦百姓一切的惨状视若无睹的。
因为但凡还有一丝人性,就难以做到如此无情。
更何况,田言如今也是被压迫者的一员。
依稀记得她前世有一种名为“高考”的东西,有个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卷子上写下了一整篇抨击土地公有制的文章,但当看到这一切的惨状时,田言觉得这个妖言惑众的家伙不仅应该得零分,还应该被处死。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