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李奎勇(第 4/4 页)
如果让他和李奎勇换个身份背景,他怕是不一定能有李奎勇混得好。
要么在混乱时期死于顽主乱斗,要么在陕北苦挨。
就算返回城里,有一大家子拖累,没资本开饭店,也就没办法丢开一大家子,去可可西里。
双方虽说是朋友,可两人的差距从下乡开始,就体现出来了。
钟跃民家里有关系,在陕北潇洒了不到一年时间,推倒了秦岭,就拍拍屁股当兵走了。
李奎勇则一直熬到七四年,才被分配到县电力局野外架线队工作,七九年返回京城,花了一年时间才找到一份开出租车的工作,一直干到他因病去世。
钟沃民有周小白,秦岭喜欢,最后还有高玥这个归宿。
而李奎勇娶了个农村媳妇,不好看却贤惠,替他伺候母亲,还给他生了个儿子。
可惜李奎勇的儿子也和他一样不爱读书,只懂好勇斗狠,将来和钟跃民、袁军这些人的孩子差距只能是越来越大。
那些和李奎勇一样没什么背景的平民子弟,结局也都不太好,赵大勇蹬三轮儿、郭洁送奶工、钱志民和张广志下岗、王虹小学教师,曹刚沦落到去碰瓷。
反观李援朝他们这些二代,一个个都是人生赢家,要么身居高位,要么身家丰厚。
几乎所有和《血色浪漫》时代相似的文艺作品,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芳华》莫不如是,有背景的都成了人生赢家,平民子弟大多成了屌丝。
血色中的浪漫是属于钟跃民这些人的,而不是李奎勇他们的。
以前看剧,那时候无比羡慕钟跃民,羡慕他的潇洒,想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可真等到进入社会,方才明白,人家钟跃民潇洒是人家有资b潇洒,自己等人做不了“钟跃民”,只能成为“李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