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不会回头了(第 2/4 页)
……
炎炎烈日,大片的花生秧被连根拔起,人们跟一动的小山包似的蹲在地上劳作。这是收货的季节,通常是双人或者多人合作,分为拔秧,捡摘花生,和把秧秧运回家。
一高一矮,戴着同样草帽踩着地垄走在田间地头的人,是郝家旗和李红旗。
郝家旗从原单位辞职来到这里支教,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应了那句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他成了这个村庄的村支|书,今年,村里三分一的人家响应了他的号召把一部分土地拿出来都种了花生。
风调雨顺,地肥人勤快,农作物的涨势十分喜人。
李红旗作为中间人,过来验收,也体会一把丰收的喜悦。
“油厂那边已经联系好了,等会儿数据出来,就安排人过来把花生拉走。”
安南村的食品加工厂,从生产受孩子们欢迎的零食,到调味品,方便食品,逐步扩大。仗着出售小零食打下的良好基础,扩展的业务很受好评。李红旗现在是食品厂的部门经理,专门负责开拓市场,研究生产,在食品商标上下了血本,短短时间就把食品厂做成了国民品牌,广告都要打到一线城市去了。
郝家旗也知道自己能跟她合作那是占了大便宜,笑着说,“花生刚从土里拔出来,就拿去做生产?”
李红旗哼了声:“油厂不是我家的。”
油厂不是她家的,但是成品出了问题她却能找人家的麻烦,奸商。
下了地头,李红旗走过去跟正在劳作的一家人交谈。
“你们这一亩地能出产多少?”
满身是土的汉子认识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估计我们家能有六七百斤的亩产。这个新品种就是产量高,一亩顶的上两三亩地的玉米。”
花生价高,玉米是粗粮,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新品种也是李红旗牵线提供的:“这下你们能放心大量种植了吧?”
汉子搓着手激动:“能,能,我们家十亩地呢,以后全种上。李老板真能把我们全村的花生都收走?”
“嘿,”还不相信她,李红旗当即拿出电话,叫油厂那边准备车过来把花生运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