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骚,动的年代(第 1/4 页)
1984年是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代。
我国成立后分别发生了三次下海经商浪潮,这是第一次,其后两次发生在1987年和1993年。
“全民经商热”终于降临,北方便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根据《青年报》做的一份调查,现下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而最后的三个选项分别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样的社会热语一出现就成了的流传语。
李红旗的成功是最好的证明。
而在去年离开了特区的陈子昂,乘着时代的风浪一跃几千里。
他回去过了个年,年没过完就被家里的老爷子骂走了。
出了趟国,在国外搞来百万吨废铁,运到沿海的另一个城市,买块空地做堆场,做串材生意,顺手倒卖高级轿车。
现在政策是进口轿车不能出这座城,但只消交四五千块的罚款,在盖上一枚公章,成批的高级汽车就能堂而皇之的装船出岛。然后再也翻倍的价格卖出去。
串材生意也好,倒卖轿车也好,期间的利益早已经不知道把陈子昂的身价抬高到什么程度。
刘小旺从特区回去之后就办理了停薪留职,一路跟着他走过来。
娱乐厅,两人闲来无事经常跑爱消遣。
刘小旺穿的年轻又轻浮,比之半年前还滑头,这会儿摇着一杯天空般梦幻蓝的酒,半趴在桌子上说醉话。
“这杯酒,能让你立马见到你想见的人,”刘小旺摇晃着酒杯。
“呵,”陈子昂嗤笑,就算身在哄闹的场所脸上也是淡淡的,让人摸不到情绪。
“真的,”刘小旺不放弃的游说,“不信你闭上眼,想一下那个最想见的人。”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