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现在不后悔(第 2/4 页)
规矩则在于,古来但凡涉及到皇位传承,皆有各种说法,有立嫡长者,可人能力有高低,就算是皇子皇孙也是如此,我大明初开,人才济济,欣欣向荣,我皇族子嗣多杰出,但纵观历史,哪朝开国之时不是如此,皇爷爷随便选谁都可以,但开国之后不仅皇族质量下降,勋贵也是如此。
这个时候为江山计也好,为私欲计也罢,立贤之言兴盛,孙儿相信我大明后世迟早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那么到时候,皇储如何立?
任由无能嫡长上位霍乱江山,还是弃贤者与朝堂,使朝野妖魔乱舞?
相对于孙儿的皇位,孙儿认为有效的规矩更重要!”
“所以你打算用自己开先河,封与中原之外,藩国朝贡?琼洲就你整个吃下了?”
“没错!”
朱允熥没有躲藏,直接说道,“既然是先河,就必须要树立榜样,孙儿有信心做这榜样。”
“你选择琼洲,那日后呢?”
“草原,河套,安南,何处不能安置?若失败则身死,若成功则拱卫大明!”
分封诸王与边境本身就是老朱自己做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藩国和藩王不同,不过如果可以解决嫡皇族储位失败,分出一个藩国也不是不行,嫡皇族终究还是少的。
“失败身死,成功拱卫,也就说不需要朝野支持?”朱元璋抓住朱允熥话语中的东西。
“嫡庶有别,教育也不同,由孙儿开先河,相信后世失败者亦是佼佼者,若是还要依靠朝廷建立藩国,德不配位藩国建立起来迟早也要灭,还会成为大明的负担,既然是负担为什么要建?”
“先下去吧,朕要考虑考虑!”
朱元璋是一个恨不得将所有事情都捏在手中的帝王,又怎么可能没考虑过后世储位的问题,怎么会不明白为了争夺储位会爆发什么?
朱允熥的方案,不得不说是一条出路,一如之前就藩琼洲的提议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可终究还是年轻了,经验少了。
不是不好,而是不全。
与文官争斗三十多载,朱元璋很清楚文官钻孔子的手段有多厉害。
“汤和,你怎么看?”
朱允熥下去,朱元璋测过身来看向一旁的护卫。
护卫转身,光明甲后露出一张苍老的脸,或许是因甲衣沉重,发梢眉毛无不挂满了汗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