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卷末总结(明天开始日万)(第 2/3 页)
直到看了熊大的某次章末语里说到,医疗文里,没有鲜明的反派,而反派都应该是疾病。
这时候我想到了换个全新的角度去描写。
这是本短视频行业的创业文,在我的设定里,整个行业其实都是真空的,他本身就没有反派,所谓的同行更像是要一起拓展市场的战友。
也是到了这里,我才明白过来,这个“反派”,大概就是行业前景。
当杨帆一次次带领团队创造记录的时候,就是一次次装逼打脸。
从这个角度看,这篇其实更像是短视频创业的职业文,而非文娱文那种的爽文。
只是我明白得太迟了,所以没能在前文里做好这些情节的安排,显得节奏缓慢,爽点不够。
具体对于节奏把控有更多想法的原因,是31号的书评区,有书友提到我压节奏的事情。
天地良心,我一个扑街要是会压节奏,我还是lv1吗。
也是31号之后,我好好思考了一下,调整了一些,大概就是在书中杨帆的那篇文章发布在钛度上的前两天。
这才有了后面行业百态,写的其他账号和平台方的视角,才有了后面杨帆给林格展示的格局。
不过这一块我自己也还在摸索,所以写得可能很粗糙。
到了这里,我大致梳理了一些自己的写作方法,希望后面能践行下去。
事业线和有关节奏的总结大体如此,毕竟林格带领的“余思雅”项目刚上线,但是我还没详细写到,所以在第一卷里,林格对于事业线的参与并不多。
感情线上来说,我在第一卷里,展现的都是林格的主动,这也符合两个人之间的人设,分别十年的青梅竹马,最熟悉的陌生人。
林格在海外可能很关注杨帆,但是她依然不知道杨帆自己买房搬了出来,不知道杨帆酒量的变化。
而对于杨帆来说,一个印象里的坏姐姐,大概就只有十年前的某些印象深刻标签鲜明的记忆,除此之外,这十年间的印象大概就是偶尔会出现在他朋友圈的消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