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曹操在行动(第 3/4 页)
“袁绍正与公孙瓒鏖战,袁术也在图谋扬州,二人都不会出兵。”新加入的程昱出列答道。
曹操点点头,沉声道:“如此看来,唯一可虑者唯有西凉军了。”
关中动乱已经逐渐传出,各路诸侯虽然无法了解其中过程,却也能知悉结果。曾经的派系林立,最后只剩一个声音。
李傕!
曹操曾与其共事,自以为已经足够了解此人,如今想来,他却像是第一次认识此人。
荀彧沉吟道:“以吾观之,西凉军不会出兵。”
“何以见得?”
“因为西凉军一旦出兵,就意味着要直面关外诸侯,李傕若是聪明,就不会多此一举。”
这是常识!
通过关中之变,曹操,荀彧等人都重新认识了李傕,其绝非等闲之辈。
胡珍,郭汜,樊稠,张济,接连暴毙,而他却成了最大获益者,若说此事与他无关谁人会信?
推测人心往往在于换位思考,荀彧也曾想过,若是易地而处,他身处李傕麾下,会如何发展西凉军?
其实几百年前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例子,奋六世之余烈,扫春秋战国数百年乱世。
大秦帝国之所以能从西方边陲小国,最终崛起成战国最强,最后一统天下,除了历代秦国君民的奋斗外,地理位置也是一大优势。
关中有函谷雄关,巴蜀有剑阁,陈仓等关隘,让秦国几乎可以游离在中原纷争之外,而西凉军如今不正是有着秦国当年之势吗?
曹操叹道:“是我低估了李傕,此事怨我。”他自问也算是阅人无数,当年怎么会没看出那李稚然的伪装。
如果郭汜,樊稠几人之死皆是出自其手,这个对手将比董卓还可怕。
“主公,郭奉孝已然投了李傕。”荀彧想了想,终是没有隐瞒这个消息。
长安城外与匈奴一战,李傕为郭嘉请功,这件事早已传遍中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