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各方反应(第 2/4 页)
曹操点点头,他深知戏忠执拗的性格,也清楚对方为何执意要来。读书人有傲骨,尤其是像他这种才华横溢之人。
他宁可死在马背上,也绝不会在床榻间苟延残喘。
曹操回到主位,沉声道:“我本以为董卓一死,西凉军群龙无首,很快就会分崩离析,现在看来我错了。”
“李傕,郭汜竟然能击败吕布这头猛虎,由此可见,西凉军中有高人指点啊!”
众人纷纷附和,因为不只是曹操这么想,他们之前亦认为西凉军即将覆灭。
董卓死后,王允手握并州军,羽林军,完全有能力将西凉军各个击破。谁知他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让西凉军合兵一处,才落得败亡的下场。
荀彧上前,拱手道:“据在下所知,西凉军如今的军师是贾诩贾文和,曾在董卓麾下任中郎将之职。”
“以李,郭二人之能,恐怕想不到这种种谋略,其中必有此人筹谋。”
不怪荀彧这么想,实在是以前的李傕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
莽夫!
“纵观西凉军攻打长安的几场大战,看似平平无奇,实则环环相扣,从收拢兵马到策反胡珍,再到里应外合,贾文和对人心的洞察已然到了极致。”戏忠接下话茬,心中有些惋惜。
只恨此身已病入膏肓,不能与这些惊才艳艳之辈一较高低。
“军师,那几战究竟有何高明之处?”曹仁不禁提出疑惑,在他看来,这些战役的胜败归根于王允的错误决策。
派西凉军去清剿昔日同袍,亏他想得出来。
戏忠笑道:“若是易地而处,将军能猜到王允会派何人领兵吗?”
“这……”
“西凉军能这么快打到长安城,归根究底是从一开始就轻装简进,由此可见,贾文和定是算准了王允会以何人为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