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让南港电影人气不顺的事(第 3/4 页)
宋鲁看得清楚着呢。
“……”俞晨又是低头摸着下巴,难道自己又境界低了?
怎么每次觉得自己已经跟宋鲁一个层级时,宋鲁总能高他一层或几层看问题呢?
他以为他在第五层,很牛逼了,可是宋鲁有可能在第六层或第十层了。
路仁看着这一切,也想试着去用更宏观的眼光去看问题,结果想了一下之后发现脑子更乱了。
算了,自己还是老实的做个助理经纪人之类的吧。
七月二十七日,《致青春》首映也上映,宋鲁录了个短视频过去祝福与勉励。
二十八日,国内传来好消息,《致青春》国内首日票房突1760万,南港首日315万港币,其它亚洲总计1498万,妥妥的要爆发的节奏。
虽然比不上《飓风营救》、《月球》,但并不比《那些年》差多少,反而国内首日比《那些年》更高,只是海外差一些。
《<致青春>的首日票房成功代表着西虹市文化脱离单一导演模式》媒体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这也是中国电影这些年的一个弊病,那就是严重的依赖名导演,但凡不是名导演,电影的成功率就会很低。
而《致青春》似乎能打破这个魔咒,如果一旦打破了,那就预示着那些没有绑定名导演的影视公司也有机会了。
所以,这个事件重不重要?
当然很重要啊。
重要到《月球》满映一个月票房破《泰坦尼克号》纪录达到3.68亿票房子,可这都没有多少人网民热议,因为《月球》破纪录那不是明摆着的事吗?这还是新闻吗?
但媒体却没有放过这个新闻啊,大肆的写文章宣传,说《月球》的这个3.68亿票房的意义有多大之类的,各种列数据讲事实……
“这不是已经兴奋过了吗?月球上映才一周的时候大家就算过了必然超越了啊。”网友的留言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宋鲁不是春,十个百个宋鲁才是真,是真的国产电影的春天来了,《致青春》的爆发证明第二个宋鲁站起来了,那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还远吗?”
……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