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寻医问药(第 3/4 页)
杨成已经探到,同谷镇到榆安城中间,有将近百里的山林,虽然冬季没有蚊虫,可其中岔路极多,夜晚还有狼群出来伤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向导,这段路会走的异常艰难。
同谷镇北有一户张姓人家,两年前,家中的三儿子曾经在晋西跑商,本来最有出息。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娶亲时,迎亲的队伍遇到了土匪,新郎凭着熟路死里逃生,可除了他之外其余人无一逃脱。
此后到处都传言新郎贪生怕死,新娘家的人也多次闹上门。新郎的父亲多次写状子报官,请求官府剿匪,却无人受理。里里外外让老爷子羞愧愤懑,不久就病倒了,再也没有起来过。
三人聊着聊着,就到了目的地。张家现在由新郎的母亲维系着一个茶馆,新郎的两个哥哥都去了外地谋生。
茶馆门口坐着一个面容憔悴的老妇,看到三人进来,连忙招呼。
秦扬四下打量一番。酒馆比较简陋,里面只摆放了五张桌子。后门连着一个小院,像是这家人居住的地方。
“大娘,给我们上壶好茶,再来碟点心。”
高正拿出一锭银子,放在老妇手中。老妇愣了一下,急忙将银子推回。
“客官,这么多银子,我家找兑不开,不如先换成碎银。”
高正笑了笑:“不用找,我看您家里没有点心,还请帮我们买一些来,这多出来的权当是辛苦费了。”
老妇还想拒绝,可三人已经坐了下来,便叹了一声,向里屋喊到:“老三,出来给客人沏茶。”
一个头发凌乱,满脸胡茬的男子从后门走了进来,放下手中的斧头和木柴。他走到水盆旁边,洗了洗手,就走到炉灶旁等待,看也不看别处一眼。
秦扬三人心中明了,这位邋遢的男子,就应该是张家的三儿子了。
老妇摇了摇头,却什么也没说,径自去买点心去了。
秦扬观察了一会,忽然问:“这位兄台,不知尊姓大名?”
男子置若罔闻,依旧盯着灶台发呆。
秦扬又问:“请教兄台姓名?”
见男子还是不答,杨成正要起身,被秦扬眼神示意拦下。
“在下秦扬,请问兄台——”
“张起。”
男子用沙哑的声音挤出两个字。
秦扬点了点头:“敢问张兄贵庚?”
“十九……还是二十……不记得了。”
秦扬笑了笑:“张兄如此年轻,却颓废至此。我行走江湖多年,会几手寻医问药的本事。上苍有好生之德,今日有缘得见,我愿为张兄开服药。”
名为张起的男子抬头看了秦扬一会,又毫无感情地说:“谢了,不过我的病治不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