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士兵的困惑(第 3/4 页)
“他们现在沦落到了哪里?”
谢友成立刻回答了如何安置了他们。
现在没有时间,日后更没有时间,因此唐清安还是抽空,见了王丰肃。
王丰肃知道平辽侯不是一般的人。
每个国家的统治者,或者说贵族,心中其实非常的固执,不愿意接受新的变化。
唯独平辽侯不同。
他不怕变化,也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对于他们这些西方的传教士,虽然管控的严格,但是却不阻止他们。
从平辽侯身上,王丰肃感受到了一股强者的自信。
这股自信。
王丰肃只在大周部分真正具有学问的学者身上,才能感受得到。
多年前,因为夫人病重。
在王丰肃看来已经无法医治,至于最后的放血治疗,被将军否决了,而突然来了一名神医。
他的医术之高明,令人震撼。
王丰肃因此想要和其谈论此事,却连面都见不到。
而后来的林如海,他的学问同样高深,对于他们这些外国人,也乐于交流。
和顾应时不同,顾应时虽然也是愿意接触他们,但是顾应时的学问,并不能令王丰肃高看一眼。
林如海的言语之中,所蕴含的知识,令王丰肃从内心认可了对方,是东方古国的学者。
平辽侯的学问并不深,但是作为一名贵族,他的胸襟,则另王丰肃折服。
因此王丰肃主动提起,他们这段时日来所了解的一些事物。
王丰肃说的仔细,唐清安听到认真。
“这样吧。”
觉得王丰肃说的东西很有用处,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参考,因此唐清安提议。
“你们就跟在我的中军,把你们的所加所闻,以及你们的想法,详细的写下来。
等这场大战尘埃落定,我和你好好的谈一谈。”
对于平辽侯所提的交流,王丰肃乐见其成,爽快的答应。
唐清安时间不多,因此简短的接触了王丰肃一番,就让其好生呆在中军。
王丰肃由江恒带回去后,和几名传教士,开始仔细辩论起来。
如果是未见这场大战之前,几名传教士不会愿意接受唐清安的建议,哪怕听从,也不会真心。
正因为态度改变了,开始尊重对方,所以对于别人的交代,他们为了不让别人小瞧,都打起了精神。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