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四十七章 刘一儒的改革(第 2/4 页)

    所以皇帝才心情愉悦了数个月,全国各地的奏疏,大多都是好的,但是国情却每日况下。

    他感到困顿。

    自己比太上皇可要贤明多了,为何国家还会如此呢。

    刘一儒听到皇帝的困惑,他作为皇帝的老师,向皇帝解惑,承担大儒的责任。

    “遍观历史,每个朝代中期,也是弊端极厚,人心不古,因此都有改革。”

    皇帝听到认真。

    “前明百年而亡,我朝也到了百年,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以需要改革。”

    “改革。”

    皇帝轻轻的咀嚼道。

    他读过书,当然知道改革的艰难,不过他并不畏惧。

    自己是天子,只要自己有改革的心思,又如何不能成功呢。

    “如何改革?”

    皇帝询问道。

    “当革除勋贵。”

    刘一儒肯定的说道。

    “勋贵世代世袭,民间俗语富不过三代,世家子弟从小生活富裕,无视法度。

    犹如开国两国公的贾府,遍观子弟都无甚功绩,甚至屡次危害国家,可见勋贵之害。

    而儒生不同。

    科举之道,就是挑选出人才的筛子,都是从民间走出来的人,心中只有圣人的治国之才。

    比起勋贵,重用儒生才是国家兴盛之道也。”

    大周的勋贵阶层,经过太上皇多年的打压,实力大损,但是仍然存在。

    前些年太上皇改变了想法,大肆重用勋贵。

    例如负责九边的王子腾,粤海将军,南安郡王等,乃至最大的威胁北静郡王。

    还有贾府。

    因为当初的事件,本来早就和军中割裂,因为太上皇后来的放纵,现在的宁国府,以及荣国府大房,在军中的关系越来越厚。

    刘一儒的话,说到了皇帝的心眼里。

    他对勋贵从来都不信任。

    因为勋贵大多都投向了太上皇,导致自己当木偶多年,一直都无可奈何。

    他并没有从勋贵身上获得太多的好处,反而受到了大害。

    亲政之初,就查抄了甄家,以泄心头之恨。

    更令他痛恨的是,他抄家甄家,完全是国事,因为甄家的确很多违法之事。

    明明一件他看来的小事,勋贵们却抱团,对自己阴奉阳违。

    “勋贵势大,如何能轻易的革除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警军团在废土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明扬天下 斗罗之冰羽孔雀 万历明君 圣女请安分 潜行者 我是不是见过你 吾乃皇太子 重生之民国元帅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