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零八章 出战(第 2/4 页)

    稻麦两熟,亩产量低,但是加起来的亩产,要比单一亩产还是要高的。

    还有其他地方不一而定,例如有的地方虽然是两季,但晚稻或者中稻以前的作物,不是麦而是油菜,蚕豆,豌豆,大豆,绿豆等作物。

    还有些地方,是中稻与其他作物轮作,如荞麦,绿肥,亚麻等等。

    还有的地方消息闭塞,仍然还是一季晚稻。

    田亩的产出,各地的情况也不同,高的很高,例如嘉兴湖州地区,亩产四五石,低的也很低等等。

    高产和地产,都不能作为代表。

    总之,大周国内的亩产,平均下来后。

    南方一季的亩产为两石七斗二升,稻豆轮作,或麦稻轮作,田亩中稻两石,麦一石或豆一石。

    北方地区,夏麦秋粟,合起来高于两石,如果只种一季,则将近两石。

    “番米要大力推广。”

    田亩以如今的耕作方式,已经达到了上限,唯有新的农作物,能提高亩产。

    唐清安对于各种资料虽然有些认识,但是五谷不分,只能以自己知道的知识,交代众人。

    对于将军引进来的番米,冯胜之和顾应时还是认可的。

    “用番米来轮作,比原来的轮作方式,产量逐年在提高,的确值得大规模推广。”

    冯胜之建议道。

    “未光复辽东前,番米仍然以海岛为主,如果今年大胜,则开始在金州推广番米。”

    “将军的建议是稳重之言。”

    顾应时点头。

    番米乃利器,的确不能被敌人所得。

    此物在各岛试种,到如今产量越来越大,种植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成为了当地百姓常用之物。

    唐清安没有怀疑过番米。

    他穿越前的时代,很多人对于这方面,没有看过史料和研究,只根据自媒体的言论而妄言。

    他虽然也不懂,可是后世的研究者是确认过的,他信科学,不信民科。

    在明清时期,各种轮作方式。

    如果用玉米或者甘薯参加轮作复种,亩产量要比其余农作物,增产百分之二十三点七五。

    在嘉庆十七年,玉米甘薯的增产出来的产量,对比原来的农作物产量。

    人均在原来的收获上,多出了九十斤的口粮。

    后世的学者,已经做了详细的定论。

    这人均多出来的九十斤的口粮,才是清朝人口暴增,比前明还要多出一亿多人口的根本原因。

    不是因为任何政策,而是因为粮食的增加。

    而番米,玉米都是明朝引进的。

    番米引进的最晚,万历末年才在福建开始试种,玉米进入的时期虽然早,却是由西南从国外引进,在云南不适合耕种的地方种植。

    两物都不是清朝引进的,不过是享受了前明的余荫。

    连盟友蒙古,都向对方施行减丁政策,如何会愿意汉族人口暴增,岂不是自相矛盾。

    “将军所言的还有一利物,为何不见动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沉溺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警军团在废土 斗罗之冰羽孔雀 潜行者 万历明君 圣女请安分 重生之民国元帅 我是不是见过你 大唐官 吾乃皇太子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