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零七章 出山(第 2/4 页)

    因为锦州的大败,由原来的一万八千兵,只剩下九千五百兵。

    唐清安对于这次的战损,是极为心疼的,不光是国内援军损失了近一半,连金江军都损失了近千人。

    国内的军队,是参加过金江军和蛮族老奴大战的,本来底子就不错,又具有大战的经验,放在国内也是强军。

    对于这九千五百兵,唐清安想要按照金江军的军法来训练。

    金江军的训练思路,唐清安可以自信的说,乃这个时期的世界一等之列。

    军校的建立学习的知识,选兵,选将,将领认字等等,都是脱胎于本时空,未出现的戚大帅,他的兵法。

    戚帅的兵法,数百年来广为流传,在国内外都有重大的影响。

    原来的时空中。

    从明朝后期,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其后的一段时间。

    戚帅的军事思想一直都是中国军事领域的主导思想。

    万历时期明军入朝抗倭,当时的总兵李如松当众说,平壤大捷所用的战法,乃戚将军之法也。

    清朝咸丰时期,曾国藩的募兵制度,挑选士兵的标准,编制体制,训练思想,军队纪律,作战战术无一不是戚继光的军事思想。

    曾国藩写信给李鸿章,信中说,“闻足下所带之勇,精悍而有纪律,务望更加训练,束以戚氏之法。”

    包括太平天国的名将李秀成,他营中桉头上,摆放的就是戚帅的兵书。

    国内是如此,国外同样如此。

    朝鲜国主下令到上朝,购买戚帅的兵书,按照其兵书,募民为兵,教以戚氏三手练技之法,置把总,哨官,实如戚制。

    日本宽政九年,十年,连续翻刻戚帅的兵法,称呼戚帅为戚子。

    在日本,戚帅是子,和孔之,孟子一样的子。

    “戚子之书节制精明,号令严谨,实兵家之规则,行军之律令……及今时。

    损益此书,变通其事,而兴练兵讲武之要法,振护国保民之伟略……而于圣贤虑亡之戒思过半。”

    乃至于弘化元年至文久三年,戚帅的兵书又重新翻印。

    太平时节就逐渐消失,而每当政局不稳,民情慌乱时,关于戚帅的兵书就大为流行,都在借鉴训练军士。

    几个世纪的中国,朝鲜,日本都是如此。

    戚继光的兵书,就是一部伟大的军事操典,和国内以往的兵书,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唐清安当初向贾府自荐,信心十足,敲门砖他是有的。

    至于贾珍能不能识货,那就是看运气了。

    首先贾珍在红楼原文中,就是组织过勋贵子弟较射的,其次,唐清安看重的是贾珍身后的贾敬。

    事情先做,能不能成功,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达到目的。

    贾府达不到目的,唐清安就会考虑王子腾,王府处也达不到目的,就会放弃勋贵的力量,直接跟随舅舅回辽东。

    以舅舅的关系,成为一名低级军官。

    然后想办法投靠忠顺王。

    那时候的忠顺王,可没人会主动投靠,哪怕自己只是一名小军官,也不会彻底拒绝。

    不定因为自己主动投靠,成为忠顺王千金买马骨的对象。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沉溺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警军团在废土 斗罗之冰羽孔雀 潜行者 万历明君 圣女请安分 重生之民国元帅 我是不是见过你 大唐官 吾乃皇太子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