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周朝廷才是凶手(第 2/4 页)
金江镇如今因为仇恨蛮族,所以在对抗蛮族一事上,齐心协力共同出力。
哪怕日子过的困苦,也心甘情愿。
即吃不饱肚子,还要屯田,修建水利等。
可是如果不能改变他们的认知,那么唐清安用金江镇的积蓄,乃至金江镇子弟的性命。
去填入关内时,则得不到辽民的认可。
但凡遇挫,则会举步艰难。
数百年后东北大帅入关失败就是前车之鉴。
虽然他和前者不同。
前者是因为私欲,他是因为想要救世,以匡扶天下万姓。
“伐无道,诛暴秦。”
“打抱不平。”
“打富济贫。”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天补平均大将军。”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天谴魔军杀不平。”
“杀尽不平方太平。”
唐清安一句句说道。
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令屋子里气氛极为压抑。
“可见农民才是天下最渴望太平的人。”
唐清安终于说完,并坚定的如此认为。
谢友成,冯胜之,顾应时,贾鉴,林如海,都是精明的人,至少不愚笨。
他们都懂了平辽侯的意思。
陕西流民作乱,哪怕导致大周国家败亡,责任是大周无道,而不是流民霍乱天下。
“将军之言,令人恍然大悟啊。”
贾鉴叹道。
他是真分不清楚,现在的将军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
将军的思想,如果在金江镇传开,获得百姓的认可,无异于和朝廷割裂。
反倒是朝廷打杀流民,会获得金江镇百姓的同情。
朝廷越是杀害流民越多,金江镇的百姓,反而越会痛恨朝廷,同情陕西的流民。
蛮族还未平。
将军就已经开始布局国内。
可怕可惧。
将军如此年轻,如何才智这番高觉,令人感叹。
谢友成,冯胜之,顾应时三人又不同。
冯胜之心向朝廷,乃从小读儒书,受其熏陶,和忠君就是爱国一个道理。
可是他毕竟是辽民,和辽民受了同样的苦。
心中也装有辽民。
朝廷难道是真无道吗?
冯胜之哑然。
即不愿接受,又无话可辩解。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