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辽候辞呈(第 2/4 页)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他如今的实力,参考历史上毛文龙的道路,利用可借用的机遇,如今远远不是历史上毛文龙的地盘和人口可比拟的。
三百万人口,十余万大军。
又是孤悬海外。
如果他死了。
谁最开心?
蛮族当然会开心。
蛮族高兴死了一个强敌。
朝廷会悼念他一番,给他一些身后事,然后迅速的接管金江镇,百姓不提,能获得十余万士兵。
朝廷会不会高兴,对他的哀悼能思念几年?
唐清安以己度人。
坚定了心思。
不见。
他有尚方宝剑,辽东经略也有尚方宝剑。
他不想杀人。
可是他不知道辽东经略有没有杀人的意图。
谢友成愣住了。
将军一向睿智,为何这番如此之态。
金江镇如今还远不到和朝廷听调不听宣的实力,不提其他,光今年,明年需要的物资。
就离不开朝廷。
要不要和金陵做生意,还贸还要不要。
国内的粮食,火药,各色物资还要不要。
而朝鲜会选择金江镇还是国内?
传出金江镇和国内闹翻的消息,朝鲜还会愿意听从金江镇的吗,每年给不可计数的援助。
而且大周毕竟人心还在。
“我不敢去。”
谢友成是他的心腹,没有什么不能对他言的,没什么好隐瞒,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担忧。
听了将军的心思,谢友成不敢信。
错愕的看向了贾鉴。
史鼐去职。
他的幕僚贾鉴,投奔到了金江镇,受到唐清安的热情招待,引以为心腹。
贾鉴在锦州六年多了。
为史鼐处理了不少的事,对锦州最为熟悉。
感受到谢友成的目光,贾鉴嘴角无奈的笑了笑。
将军没说之前。
他没想到会有这种可能。
可是经过将军提醒,他也犹豫了起来。
太上皇此人。
可不是按规矩办事的人。
不管是以前过继旁支,立幼年太子,还是各诸事宜,向来私心为主,不以国政为重。
所以贾鉴不敢出声。
“可是不见也不是办法啊。”
谢友成无奈道。
说来说去。
金江镇目前无法独立。
“要不要多带些人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