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美的目的(第 1/4 页)

    唐清安的确没有要求,只不过双方通力合作。

    蛮族残暴,是大周,朝鲜双方共同的敌人,且朝鲜作为大周的属国,道义上理应与宗主国联盟抗蛮。

    镇江是朝鲜的门户,镇江有失, 则朝鲜危矣。

    所以朝鲜应发兵一万,和大周共同防御蛮族,而且镇江离中原数千里之远,因此粮草不济。

    每兵每日三档,每马每日用豆一杩,共兵三万, 一日共用米六百包, 马骡五千匹,一日共用豆三百余包,合计一月需要十五万石。

    金州将军的计算一道,有些惨不忍睹。

    金瑬和李贵面面相觑。

    “将军,如今朝鲜全国的田亩才五十四万一千余结啊,如何能供应每年一百八十万石粮豆?”

    唐清安看向谢友成。

    “朝鲜把收成有二十石粮谷的田亩称为一结。”

    听完谢友成的解释,唐清安恍然,这算法倒是一目了然,五十四万一千余结,那一年就是千万石粮谷。

    唐清安有点怀疑。

    “朝鲜多少人口?”

    “三百余万。”

    金瑬解释道。

    “那如何供应不起?一千万石粮谷,养活五六百人都不成问题,我才要一百余万石而已。”

    “将军,上朝也有隐户的。”

    “隐户的田不也是没有计算在内吗。”唐清安咬定了每年一百八十万石的豆粮要求。

    他当然知道朝鲜阶级固化。

    大周的宗室, 太监,勋贵,官员, 豪绅侵占的田亩,是个极庞大数字, 但是朝鲜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固化的阶级,庞大的两班阶级,导致翻倍的糜烂。

    不然为何小小的朝鲜争斗的这般厉害,不就是因为搜刮民众已经无利可图。

    更多新成长起来的,嗷嗷待哺的统治阶级想要维持地位,只能从老一代的统治阶级手里抢。

    其实朝鲜的科田法是极好的。

    根据谢友成所言。

    朝鲜丈量全国田亩,登记造册,收归国有,由国家分配给百姓,百姓只有收租权。

    同时还分军田和科田,即文武官员,且军田和科田只对现职官吏授田,只缴纳田租十分之一的田税。

    而军田和科田,主要集中在汉城一带,不但限制了土地兼并,也加强了统治。

    可是任何的政策,都要能落实才行。

    朝鲜固化的统治阶层,贵族的后代永远是后代,官员的后代永远是官员, 将军的后代永远是将军, 百姓的后代永远是百姓。

    只此一项就能毁灭所有的良法。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我家娘子,不对劲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沉溺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红警军团在废土 斗罗之冰羽孔雀 潜行者 万历明君 圣女请安分 重生之民国元帅 我是不是见过你 大唐官 吾乃皇太子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