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一拍两散(第 2/3 页)
邵氏片场现在还保留了许多李翰祥拍电影留下的布景,可见当时他有多受邵氏公司的看重了。
但是邵氏老板是完全把拍电影看成是做生意,观众喜欢什么就拍什么,什么赚钱拍什么,哪管高雅或是低俗。
但是李翰祥已不满足于拍电影单纯是为了赚钱票房,慢慢对电影事业有了更高的追求。
在1975年相继拍了《倾国倾城》、《瀛台泣血》等,在国际影坛上拿奖无数,一时风光无两。
但是邵氏公司出钱出力,是为了给公司赚钱的,不是为了你李翰祥个人追求,沽名钓誉。
双方现在貌合神离,理念产生了分歧,矛盾也是显而易见,李翰祥为名,邵氏公司为利。
李翰祥已经功成名就,不甘心为邵氏公司做牛做马,不想沦为只会拍低俗电影的赚钱机器。
但邵氏公司却未必甘心,他们花了那么多资源,把这位大导演捧起来,怎么能就此一拍两撒。
只是双方矛盾日渐加深、不可调和,必须是有一方要让步,但那绝对不能是邵氏公司。
只要李翰祥还想继续在香港拍电影,那只能受制于邵氏公司,根本绕不开他们的控制。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特殊办法,那就是给左派公司拍电影,那邵氏公司只能直言开只眼闭了。
紫荆电影和邵氏公司却相反,他们出品不少叫好不叫座的电影,简直是在赔本赚吆喝。
但是人家背靠着李氏家族这个庞然大物,天天烧钱都无所谓,根本不在乎这点利益得失。
邵氏公司拍的电影,都是以商业利益出发的,这一点和爱惜羽毛的紫荆电影,有很大的不同。
周淑仪担心和邵氏公司合作的这部电影,如果拍成了《关公大战外星人》这种不伦不类的科学幻想电影,那就真的是笑死人了。
她不想把紫荆电影树起来的招牌给砸了,那就必须要审慎对待方亦嬅提出的这个合作建议。
不过话说回来,邵氏公司算是香港电影公司拍科幻片其中的佼佼者,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1975年邵氏公司就模彷了当时风靡曰本的蒙面超人(假面骑士)特摄片,拍出了中国第一部超人电影《中国超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