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富弼使辽,卫国长公主返宋(一)(第 2/4 页)
宰相范仲淹出列奏道:“乐安郡主不听主帅杨文广帅令,贪功冒进,私自深入益津关,致使宋辽战争形势逆转,按律当斩!”
官家赵祯手心发凉,忍不住替叶沛辩解道:“可是乐安郡主之前在应州和易州的战役中屡立奇功,就算将功补过也不为过。如今她虽冒进,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对国朝战势也不算有损。”
范仲淹正颜道:“乐安郡主被俘,怎能说对国朝没有损失?官家,请您告知臣,乐安郡主被俘后我朝是否派兵营救?”
赵祯急道:“自然是要救!”
“若是大军只为她一人出动,是否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赵祯道:“辽国亦有和谈倾向,不如借此机会直接谈和,也避免生灵涂炭。”
范仲淹看着赵祯道:“那官家说和谈,辽国开出怎样的条件咱们国朝可以答应?”
赵祯沉思,问三司使何新城道:“三司使认为对辽可以追加多少岁币?”
何新城施礼道:“近年来国朝政局稳定,虽各地小有灾情,但整体上国库充盈,可以应付澶渊之盟时的双倍岁币。”
赵祯略微心安,宰相范仲淹却厉目说道:“不可追加岁币至此!”
赵祯道:“和谈条件可以再商议,只要不割让祖宗留下来的土地,便可以和谈。”赵祯转头问:“有哪位臣公愿意去辽国和谈?”
朝堂上本来就无人想出使辽国,听了范仲淹此言大家更加沉默。
只听范仲淹又说:“乐安郡主出征前曾说,国库内每一枚铜钱都是百姓辛苦挣来,怎可轻易予人?辽国虽强,但我军之前一直处于胜利姿态,若此次不懈进攻,则胜利一方定属于我朝!”
赵祯握拳说道:“乐安郡主被俘,怎可不顾她的安危执意进军?进亦为了和谈,退亦为了和谈?何必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赵祯迫切,又问道:“哪位臣公愿意前去契丹议和?只要保得乐安郡主平安返回,无论岁币多少皆可商议!”
朝堂上的官员仍然一言不发。
他们都知道乐安郡主在官家心中位置,若不能将郡主平安带回来,自己也只能陪死。就算安全将郡主护送回来了,若是答应的岁币多了,官家当时不说,过后还是要责怪到自己头上。
如此想来怎样都是错误,这真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因此无人牵头领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