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把酒从容,兴来豪饮挥金碗(二)(第 2/3 页)
“我小看了萧大哥,我之境界远不及萧大哥一二呀!”说着,叶沛又将手中金碗饮尽,“该赔罪的是我!”
萧世南道:“我们各为祖国,难说谁对谁错,只是天下黎民无罪,不该陪绑受苦。你我二人为今之计,是要尽快说服自己主上,偃武息戈,停止战事。”
叶沛想到之前代州之苦守,攻占易州之不易,心中不免感慨,举杯向萧世南说道:“我敬萧大哥一杯,敬你心中大爱,义薄云天!”两人碰杯同饮。
叶沛又说:“当年辽国突发对宋作战,我力劝官家以武止战,如今想来我还是太年轻气盛了!”
萧世南道:“叶家妹子说的并没有错,若是没有强大的武力做为后盾,恐怕战事更会连年不绝。历朝历代,以武取天下,以文安天下,大道制礼定天下!文武礼义皆是立国之本呀!”
叶沛赞叹道:“萧大哥的格局之大,我叶沛难望项背!”
萧世南道:“可惜我们辽国历来崇武,只有到了承天皇太后才改学汉制,开科考,重礼义,稳定辽国政局,使得民力发展,国家强盛。还好辽圣宗沿袭其母的遗志,继续促进大契丹国汉化。
可是到如今法天太后执政,那些反对汉化的皇族立刻又叫嚣起来,想要回到原始的部族制度里面去,想要以武力征服周边国家,以为这样才是有功于大辽。
可知这样能够万世长久吗?他们从来没有为大辽百姓考虑,从来不知将士之疾苦,视人命如草芥,这样如何长久?”
萧世南越说越气愤,手中的金碗几乎要攥得变了形。
叶沛摇摇头,“大辽有大辽的问题,大宋有大宋的弊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本是免了一场狡兔死,猎狗烹的惨剧。可是演化到如今,武将皆无兵权,即便如此还经常被猜忌,被打压。
带兵打仗者多是文臣,甚至是宦官,兵不认将,将不认兵,兵力软弱疲软。辽国一入长城,朝廷上下就有无数文臣想着迁都南下,如此软弱不堪的朝廷,如何不让人痛心疾首呀!”
叶沛说道心痛处,亦是双拳紧握,捶打桌案。
“当日我见大宋皇帝赵祯绝不是无为胆怯之人!他表面懦弱,却是赵氏子孙,定有强大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想想那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先后剿灭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一统南朝,何等威风?他又是宅心仁厚之人,立下不杀朝臣的祖训。宋、辽皆属华夏,理应和平共处,为百姓谋福,以天下黎民安泰为己任!”
“嗯,宋朝原本也是希望以胜议和,我愿修书告知官家前线战事,促进和平进程。”
萧世南欣然地点点头。
叶沛又道:“不知辽兴宗方面,萧大哥有几分把握?”
萧世南微微皱眉道:“如今兴宗耶律宗真年幼,政事全由法天太后萧耨斤处理。这萧耨斤本是承天皇太后帐中一个奴婢,因得圣宗恩宠,生下耶律宗真和耶律重元两兄弟,被封为贵妃。
宗真本来过继给齐天太后扶养,谁知圣宗殡天之时,两宫齐立,齐天太后仁厚,被萧耨斤算计,如今失去执政机会。若说议和,我只有去到中京,与法天太后请命。”
叶沛说:“我知道萧大哥是大辽后族,承天皇太后内侄,齐天太后之堂弟。若是齐天太后执政,我有把握议和之事容易进行,而如今两宫并立,齐天太后又不做主,这法天太后会不会同意议和呢?”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