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南下少林,东进登州(第 3/3 页)
不一会儿,就见方生大师带着一个白眉白须的老和尚走了过来。夏辰心想,这风太师叔面子这么大,少林方丈都亲自来见他传人。
“晚辈夏辰,见过方证大师。”夏辰连忙上前行礼。虽然知道面前这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很可能就是这笑傲江湖世界中,武林背后最大的推手。但只能记在心里。
“见过夏少侠,听老衲师弟所言,少侠得了风清扬老前辈传授了独孤九剑。真是可喜可贺。少侠能得风老前辈看中,也必是不凡。”方证也是一阵夸赞。
幸好夏辰来自后世,多少有些社会阅历。若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江湖少侠,得到方证大师这种前辈高人的夸赞,恐怕早忘了自己的目的了。夏辰回道:“不敢当,不知方证大师对东南之事如何看待?”
“岳先生与少侠师徒如此侠义之举,我少林自当支持。只是我少林毕竟都是出家人,不喜争斗。不过老衲会让门下俗家弟子前去救助百姓。”方证回到。
“方丈师兄,不如让我也去走上一遭。”方生大师却是真正的慈悲心肠。
“如此也好,师弟先去探明情况。”方证大师也是点头同意。
其实夏辰心下也是知道,少林不同于恒山派,少林能传承千年,自有一套处世哲学。相反恒山派虽是一群女流之辈,却都是侠义与慈悲兼具。至于后续少林派的举动,夏辰也无从猜测。
不过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意识空间中,又多了两段人生记忆。夏辰又可以梦中悟道了。而且有了少林的易筋经,内功修为又可以继续增进了。易筋经,独孤九剑,太极剑,还有残缺的太极拳经。这身武学已经接近顶配。以后只需勤加苦练,天下无敌已经是时间问题。
走出少林,寻到令狐冲,师兄弟二人再次开始赶路。这一路,夏辰又开始给令狐冲普及倭寇的来历与历史。晚上休息的时候,夏辰便开始沉入识海,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少林这两位大师的一生。
少林方证大师,精通易筋经,千手如来掌,金刚禅狮子吼等多门少林绝学。不过这方证大师虽然已经将易筋经练至化境,但这易筋经好像并不完整,和天龙八部里的相对,似乎有所残缺。可能中间又有不少故事。不过单论内功,可能也只有黑木崖上的东方姑娘可以稳胜一筹了。
不过更让夏辰佩服的,还是方证大师的智慧了,从记忆中可以看出,这几十年的武林争斗,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少林的谋算。或许夏辰终生也成不了这种人,深谋远虑,庙算千里。毕竟前世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看过方生大师的记忆,夏辰更是佩服。这是个重佛法,怀慈悲,少杀生的真正高人。夏辰同样成不了这样的人。但不妨碍他佩服这样的人。
夏辰的心不大,装不下这天下。他想守护小师妹的纯真可爱,想要振兴华山,也是为了报答师父师娘的养育之恩。如果力所能及,再多做点行侠仗义,为这江湖加两勺正气。仅此而已。
通过这六道轮回镜,照见他人的一生,从中学习武学,不但有武学原件,还有这个人的学习经验,一生感悟。这可以短期快速学会这门武学,再加上夏辰的悟性与记忆力,技能类武学都可以速成。内功修为,还是需要积累。当然,这样也有一个弊端,后期很容易陷入桎梏,毕竟别人的经验始终是别人的。后期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才是武学的根本。
看过神雕侠侣的夏辰知道,修习内力也是有门路的。瀑布,或者此行的目的地,大海。天地自然之中,自有武道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