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游击杀敌,回山潜修(第 2/3 页)
一会儿功夫,敌人纷纷狂奔逃出树林,还有几个倒霉的家伙,天黑没看清路,摔倒在地,夏辰一一补刀,结束他们罪恶的一生。
追到林子边缘,见到敌人在树林几十米外,正在拉弓等待,见到人影,就是一阵箭雨射来,夏辰连忙躲到树后,换个方位,回射一箭。
由于夏辰的力气大,铁胎弓够强,射程远超敌军,又射杀几人,敌军全体后退。
夏辰见无机可乘,只能退去。回到林中,按照记忆大概位置,搜刮一番。随后走到树林边缘,运起轻功,跳上一棵大树,一边观察敌情,一边吃着干粮。
好在平时在空间里放的物资齐全。这储物空间果然是行走江湖的绝世利器。大概算了一下,加上刚刚在林中摔倒被他解决的倒霉蛋,这次至少干掉三十多人。剩下的骑兵还有一百五十以上,夏辰还不敢单人冲阵,只能静静等待。
等到下半夜,夏辰又摸到村子外围干掉几人,剩下的敌人不敢停留,直接连夜跑了。夏辰也没有继续追。
回到村子里,天还没亮,夏辰挨家挨户查看一番,村子里的人被杀的差不多了。夏辰又是悲愤又是无奈。眼下这大明江山,还真是一言难尽。
让幸存下来不多的妇女儿童连夜南下逃难去,夏辰自己则是回到林中,寻到一处隐蔽地方,休息休息。一路奔波,又连续两场战斗,即使内功高深,也觉得疲惫了。
只睡了一个多时辰,天已经亮了,吃点东西,伪装成农民,把一切收入空间,夏辰继续赶路。此时的他更加谨慎,因为敌人随时可能报复。
就这样一连几日,夏辰躲躲藏藏,遇到小队骑兵就杀,遇到大队骑兵,有机会杀几个,每机会就躲开。到后来敌军似乎意识到夏辰的危害,很少分成小队,相互之间联系更紧密了,让夏辰没了可趁之机,夏辰只能无奈退走,远远的追在后面。
几天后,胡人开始慢慢退去。原来却是朝廷中人与蒙古达成了协议。夏辰却是不知道这些,跟了一段路,出了京师,敌人很少再分开。夏辰只能无奈的结束这场猎杀。
虽然夏辰很想充当狙击手,一箭杀死敌将,然后远遁而去。可千军万马之中,并不容易,反而容易让自己陷入危险。追了几百里,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只能放弃。
这次的战争,让夏辰对大明失望透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人力有穷尽,当个人武力不能超凡脱俗,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天下大势。不过夏辰也没有想过去改天换地,一身武功尚且没有练到极致,哪有那么多其他想法?
……
等到夏辰一路回到华山,已经是秋末。站在华山之顶,看着漫山枝叶飘零,心中确有一番惆怅。对着山谷放声长啸几声,排出胸中郁闷,夏辰不由想起刘禹锡的那首《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何必一直感怀,只需照顾好身边人,一生潇洒就好。这一声不需太累。想到此处,夏辰不禁兴致高涨,回屋取出古琴,在这山崖之上演奏起来:
“我剑何去何从爱与恨情难独钟
我刀划破长空是与非懂也不懂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