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风光(第 4/4 页)
这日上午。张绣盘坐在书房内,正与主簿蔡瑁说话。先有典韦进来禀报,而后老祖张光一脸恭敬的走了进来。
“大司马明公。”张光辈分很高,但却姿态很低,拱手一礼道。
张绣也不敢托大,连忙从坐中站起,扶起了这位老祖。然后请老祖坐下,笑着询问道:“老祖,可是有事?”
张绣其实猜出来了,也早有了对策。
张光人老成精,看着一脸笑容的张绣,老脸微微一红,拱手说道:“听闻大司马明公要走了。乡党希望大司马明公能提携一二。”
村子里出了大人物了,当然要抱大腿的。
提携乡党,也是非常体面的事情,代表着【义】。包括张光也希望张绣能提携一下宗族子弟。
眼见张绣就要走了,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乡里的头面人物与张光一起合计,便让辈分最高的张光来见张绣了。
张绣呵呵一笑,看了一眼主簿蔡瑁。蔡瑁笑着对张光一拱手道:“老先生放心。明公早有计较。”顿了顿之后,蔡瑁又说道:“明公出一笔钱,在祖厉城中建立学校,聘用名师,提拔乡党子弟。整个武威郡中,明公打算招募一批优秀的少年郎,并入亲兵。”
张光既惊又喜,连忙下拜道:“多谢明公垂爱。老朽代表乡党,多谢明公。”
这是实实在在的出路啊。
文的、武的两条路都铺垫好了。张绣连忙扶起了张光,敛容说道:“老祖不必如此,我张绣出生于祖厉城中,这是我应该做的。”
说的功利一些,张绣这么做也是有利可图的。
提携乡党,本来就是【义】。
张大司马风风光光回到祖厉城,提携乡党,这会成为一桩美谈。而乡党天然是站在一起的。
这武威郡内的子弟,天然就别的地方出身的人,对张绣更有归属感。
他在郡内建立学校,未来有优秀的人才出来,便可以拿来使用了。而他在武威郡中,招募少年子弟充作亲兵,更不用说了。总而言之,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事情。
消息迅速的传递开来,张绣在郡中的威望更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有约莫五千少年,都争先恐后的投奔张绣,加入张绣的亲兵之中。
要知道武威郡的人口可不多,这五千少年恐怕是掏空了一个郡,也将这个郡与张绣完全捆绑在了一起了。
风风光光回本国(郡),带走子弟五千人。
何等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