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巧不工(第 4/4 页)
.........
金牛道上。
张任率领二万军队北上,解救汉中。领兵大将各自领兵, 组成了一条长龙。张任亲自领兵在前,军容特别严整。
而其余将军,就是残次不齐了。
益州刘璋虽然带甲十余万,但是其军队的战斗力却远不如张绣、马腾、韩遂的兵马,现在恐怕比曹操都不如。
刘焉其实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能守备山头、关隘,很难与张绣进行野战。
如今他们已经得到消息,张绣已经占据了阳平关。军中便有了惶恐不安的情绪。
“若主公能在派遣甘宁过去的时候,也派遣我们进去,给汉中多增加四五万守军。张绣又怎么可能攻入阳平关?只要张绣不进入阳平关。我们与马腾、韩遂前后夹击,没准就能把张绣消灭在武都、阴平一带。”
张任拿着一杆大枪,勒马前行的同时,无意识的看了看左右的山峰,叹了一口气。
很快,张任就收敛了心神。如今木已成舟,追悔往昔没有任何的意义。
又过了几天,张任率领二万大军到达了阳平关前。大军大营的布置,与张绣在当时的布置差不多。
张任率领数十轻骑来到了阳平关前,望着那两山之间巍然而立的关隘,不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以前是我们的地方,现在是张绣的地方。
将军杨怀单骑策马而出,对张任说道:“张将军。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阳平关的险峻。强攻我们是攻不进去的,现在沮授又率领张绣的二三万兵马在武都、阴平。如果我们在阳平关外损兵折将,沮授没准会率兵突袭我们。”
他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咱们不要打了。
张任对此却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以杨将军的看法,我们该怎么办?”
“听闻张绣留下周瑜、公孙康两个小将镇守阳平关。关内的人马,又多是张鲁、张卫的旧部。不如我们派人去劝降。”
杨怀提议道。
“好。”张任想了一下,觉得这个策略的作用不会太大。如果张绣不是信任周瑜、公孙康的能力,如何能派遣二人镇守阳平关?
张绣乃是天下公认的伯乐啊。
但是试试无妨。
不久后,一位文官匆匆骑着战马,前往阳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