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司马真【宰相】也(第 3/4 页)
“这是天下的秩序,恢复正常的征兆啊。大司马,真宰相也。”习元捏着钱币,也去凑热闹,买了一袋米回来。
得民心者,得天下。
昔日秦末大乱,因为秦国的刑罚太过严峻,百姓无法适应。随着关东都反了,秦国也就撑不住了。
后来项羽杀入关中地区,大肆杀戮,失去了民心。最后刘邦攻入关中,用简单的刑罚约束百姓。
约法三章。
与夫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盗伤人抵罪。
刘邦的这个政策获得了关中父老的欢心,于是势力威望迅速壮大,终于吞并宇内,回到沛县,唱起了大风歌。
这与现在的社会环境刚好相反,汉末刑罚太宽松,导致豪强强势,欺压百姓,百姓流离失所。
所以曹操、诸葛亮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用严峻的刑罚,治理国家。在诸葛亮的时期,季汉就是盛世。
张绣既能专断权柄,又能笼络人心,且有凉州强兵,虎踞十郡之地,环顾天下。
一等一的强人。
他改革朝政,比任何人都来的容易。更何况,他还有戏志才、陈宫、贾诩这三个人的支持,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改革弊端。
何愁不强盛?
张绣未必有宰相的能力,却有宰相的实力。
所以戏志才等人才说“张公才非臣下,董卓并非人主。”用来比喻,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调过来。
调换回来,就好了。
这不,现在就好了。
在董卓的统治下,完全是恐怖统治。在张绣的统治下,偶尔也有血腥发生,但是总体是热闹喧嚣,百姓们越来越富有,而笑容越来越多的。
张绣的威望,当然也就越来越高了。
而这一日,不仅是洛阳。而是整个十郡之地,司隶七郡加上南阳郡、略阳郡、安定郡,统一时间设立官市。
张绣新铸造的钱币,立刻在整个十郡流通了起来。
一月后。
洛阳,大司马府,书房内。
张绣坐在主位上,脸色红润,气色十分的好,且笑容满面。其下的陈宫、戏志才、贾诩三人也都是各自笑容。
“做的好,这件事情做的十分漂亮。志才。”张绣连续点头肯定,然后抬头看向戏志才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