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才自颍川来(第 3/4 页)
不过张绣对此不感兴趣。摇了摇头后,张绣很诚恳的抬起头对戏志才说道:“令兄的书信中,已经说明了我请先生来的目的。先生可愿意襄助于我?”
戏志才轻轻点头,然后深深的看着张绣。
他这个人,算不上多聪明,多有才学,也就有一些出谋划策的能力。
颍川那边,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荀彧、荀攸、郭嘉、陈群、钟繇等等。
他们这些人吧,并不太与外人交往,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很有才能,但是外人不知道他们有才能。
平常大家聚在一起,也都是纵论天下,侃侃而谈。
但是他们都知道,迟早有一天,他们会从后方,走到前方。从阴影之中,来到阳光之下。
天下越混乱,就越需要他们这些人。
而现在天下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混乱了。
出来做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这些人荀攸是先走出来的一批人,目前正在大将军何进麾下做事。
戏志才还没有考虑好,要给谁做事。就在这时,戏冲一封家书到了颍川,让他来到了槐里城。
对于张绣这个人,戏志才之前没有听说过。但是这段时间,他与护送他的儿郎一路攀谈,却是了解了张绣很多的东西。
将门出身,骁勇善战,心思缜密。
张绣有张绣的优点,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在这个时代,出身是最最主要的。
张绣是什么?寒门。
总而言之,张绣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偏偏张绣手中握着他的大哥,戏冲。
这一路上,戏志才应思考好了。他轻轻的对张绣抱拳行礼道:“愿在张司马麾下做个幕僚。”
这家伙竟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这是张绣没有预料到的。
说好的三顾茅庐,三请三辞呢?如戏志才这样的人才,会这么轻易的答应一个官职别部司马的人聘用?
但张绣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古人云:“君则臣,臣亦则君。”戏志才这样的人才,岂会这么轻易的投效一个人?
戏志才现在答应的这么爽快,估计并非是真心投效。正如他所说的,“愿做个幕僚。”
这是很正常的官场聘用,而非是君臣关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