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司马懿(第 2/4 页)
张绣沉吟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只是谁可为使?”说到这里,张绣在众人之中扫视了起来,便落在了诸葛瑾身上。
在之前的几次需要使臣的时候,一直都是诸葛瑾在办,而且诸葛瑾办的不错。
诸葛瑾当然也是灵透之人,见张绣的眸光落在自己的身上,便打算拱手应下这件事情。
但就在这时,戏志才先一步拱手说道:“明公。我有一人选,可为使臣。此人颇有才辩,智谋,可能促成此事。”
举荐人并不是戏志才的事情,他极少举荐人,但是一旦举荐,就一定是大人才。
比如说在座的军师祭酒荀攸,就是戏志才举荐的。张绣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问道:“此人姓甚名谁?官居何职?”
“此人是个年轻俊杰,目前没有官职。乃河内郡温县人,复姓司马名懿,字仲达。其父........”之后戏志才说了很多,都是称赞褒奖司马懿的话,但是之后的话,张绣是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他脑子里就剩下了司马懿这三个字。
张绣知道,一直都知道。随着自己的地位稳固,随着征讨天下的进程,这个人一定会出现的。
不管是怎么洗,司马懿这个人是洗不白的,这就是一个老阴货。
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曹操第一次去请司马懿出山,司马懿装作自己有病,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骗过了曹操。
有人说司马懿这是心怀汉室,不想帮曹操做事。这是错的。
司马懿后来就开始帮曹操做事,在高平陵之变前,一直都是朝廷上十分正直、忠心的人物。
有曹魏大臣评价司马懿。
“朝廷之望(众望所归)。”
这个人一定不会甘于寂寞,一定会出来做事。而用不用呢?之前张绣就犹豫,如果这个人出现,到底要不要用?
按道理来说,这个人应该与吕布的下场一样,杀绝后患。
但是吕布最大的问题是,头脑一热,就会起兵反叛。但司马懿肯定是谋定而后动,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事情。吕布危害更烈,而司马懿危害更远。
最主要的问题是,张绣年轻与司马懿是同辈。他很有信心,活的比司马懿长。只要他活的够长久,就能压住司马懿。
他可是马上争雄的豪杰,只要他在,司马懿就不会起异心。而且他麾下还有好多年少俊杰。
诸葛氏兄弟,都比司马懿小。如果他未来平定天下,诸葛亮就不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诸葛亮在便可以制衡司马懿。
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需要智谋之士出谋划策,司马懿是可用之人。
但万一,万一。他哪一天中年夭折,嗝屁了呢?
司马懿就可能成为巨寇,无人能制衡。
但如果要杀司马懿,那也得师出有名才行。张绣与董卓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胡乱杀人。
他是用法度来杀人,是“讲规矩”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