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梁】(第 2/4 页)
除了一些汉室老臣,比如说师徒杨彪之外,几乎朝中重要文武,都有联名。
万众一心。
这表文是先到达尚书台,现在皇帝不能亲政,尚书台由戏志才、陈宫、张绣三人把持,处理朝中大事。
一般的事情,戏志才、陈宫就可以处理了。但是这件事情,显然是只有一个人能决定的。
既大司马、大将军张绣。
而这段时间张绣一直沉默,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沉默代表默认?
戏志才、陈宫看了一眼彼此,二人也是有默契的。他们私下从未讨论过这些事情,但对彼此的态度都很了解。
不管戏志才、还是陈宫,本来都是微末。戏志才原本籍籍无名,陈宫虽说是个名士,但却也只是一个县令。
若非张绣,他们如何能有现在的风光,成为实质上的【宰相】。
如果张绣一定要,改刘为张,他们当然也会鼎力支持。这上边的名字,就是他们的决心。
“走吧。我们去一趟大司马府,与贾文和一起,面见大司马。”戏志才稍稍出乎了一口气,凝重的将表文拿起,郑重的塞入了右边袖子内,对陈宫说道。
“嗯。”陈宫点了点头。二人便一起出了这处房间,乘坐马车,出了尚书台,往大司马府而去。
...........
大司马府,一处房间内。张绣跪坐在地上,笑看着诸葛亮。他的旁边,还跪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士。
这位老学士乃洛阳名士,叫王延。自从陈宫去做了御史中丞之后,便由他负责教育诸葛亮。
王延对着张绣吐槽道:“明公。亮儿是极为聪明的,只是性格跳脱。这书看过之后,不怎么研究,就看下一部,下下一部。”
张绣听了之后,并不在意。汉人做学问,那是逮住一本书就薅羊毛。有人一生只研究一部典籍。
而诸葛亮这个人,史书记载的极为清楚。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