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史慈当归(第 2/4 页)
“真是如传闻的一般,二十岁出头,比我还小呢。”太史慈见了张绣年纪,心中既是尊敬,又是羡慕。
大丈夫封侯拜将马上取功名,他还在挣扎阶段,眼前这位,可是已经位极人臣,威震天下了。
“哈哈哈哈。德珪、子义。”张绣哈哈大笑了一声,然后来到了主位上坐了下来,抬头看向太史慈,不加掩饰的赞赏之色,说道:“久闻子义果勇之名,恨不得早见啊。”
“又听闻子义为避免州家(州中官员)仇怨,而去辽东避难。刚好公孙升济回去辽东接家眷来洛阳。便让他携【当归】聘用子义。听闻子义应下,我实在欢喜。但又听闻子义你渡海前往青州迎接老母。又忍不住忧虑,大海风浪不小,恐怕子义有个闪失,我痛失大将。如今见到子义平安归来,当真是喜不自禁。”
张绣一半是出自真心,一半却也有演技的成分。
笼络人心这种事情,张绣已经十分熟练了。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是吃这一套的。
太史慈更是如此。
他是东莱粗鄙之人,寒门出身。以前只是在郡中做小吏而已。因为与州家争执,而有了一番名声,却又不得不避祸辽东。
张绣礼贤下士,可不是乱说的。而是真的了解他的人生始末。知道他为什么要去辽东避祸,又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太史慈如何不感动肺腑????
“真是学得文武艺,投身君侯门。有大司马如此赏识,我死而无憾了。”太史慈双眼微涩,胸中感怀。
“多谢明公牵挂,慈感恩不尽。”太史慈忍住酸涩,躬身行礼,拜谢道。
“不说这个。”张绣摆了摆手,随即笑着问道:“太史夫人,可在府门外?”
“正是。”太史慈应了一声。
“德珪,迎进来。我要拜会一番。”张秀抬起头,对蔡瑁笑着说道。
蔡瑁愕然,这也太过分了吧?刚才他见张绣与太史慈言谈举止,心中便已经觉得过了,还有点妒忌。
当初他投奔张绣的时候,可也没见张绣这么热情好吧。一个东莱粗鄙之人!!!
现在张绣还要拜会太史慈老母?????
但是蔡瑁很快反应过来,应了一声“诺”,便要起身离开。
“明公不可,以明公之尊,岂可拜会我母?”太史慈已经不是感动了,而是惶恐了。
“子义不要在意。我是极喜欢子义的,与子义你又是年纪相仿。古人有云,“升堂拜母”。我当拜会太史夫人,与子义做个兄弟。”张绣哈哈一笑,极不在意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