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消带打(一)(第 1/4 页)
张绣看了一眼戏志才,笑道:“便让蔡邕为太尉、杨彪为司徒、刘表为司空。”
这番任命,并不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
蔡邕为天下名士,有威望。与张绣有交情,让他做太尉,可也。
刘表是宗室名流,因为与张绣合谋杀了袁术,只能跟着张绣混,也可以。
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是现在这个时代能够与汝南袁氏相提并论的唯一家族。
杨彪做司徒,当然也是可以。
随着三公人选拟定,诸位将军兵马调动,宰相、内外刺史、郡守任命,以及爵位功臣封赏。
还有对王允、吕布讨伐董卓的党羽进行清算。
张绣以为弘农王刘辩拟定谥号作为开端,以三公人选作为收尾。既是对群臣进行了赏罚,也进行了军事布置,也梳理了朝政。
整个洛阳朝廷从此之后,将以张绣、戏志才、陈宫三个【录尚书事】的人,分享宰相权利,进行统治。
但是真正的核心权利,握在张绣手中。既是因为张绣为大司马、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也是因为内外要职都是张绣的党羽。
还因为张绣控制十郡之兵。
张绣完成了从一个名将,到达一个权臣的转变。 现在剩下的,只是继续经营,巩固、安定权位。等彻底安定下来之后,张绣便要西镇长安了。
但是这些事情,都是张绣在大司马府说了算的。但是走流程,还是需要天子下达诏书。
因而,张绣之后便让众人散走。让戏志才、陈宫负责任命的流程。
而消息也随之散开,洛阳开始沸腾。
如魏续、宋宪、成廉、侯成这些人,自然是失望的。尤其是魏续,生擒吕布,又进献妹妹魏氏作为张绣的小妾,本人却丢了官职,只以列侯爵位闲赋在家,心中极度失望。
但是他可不敢表现出不满,看张绣的手段就知道了,这个人绝非是董卓第二,地位稳固的很。
他也不敢私下埋怨,那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
只是他在心中还是会有点点委屈。
而洛阳城中,那些汉室忠臣,自然是捶胸顿足,哭了个稀里哗啦。董卓已经很难对付了,更何况张绣?
汉室休矣。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