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狩猎生番(第 3/4 页)
郑芝豹派来的两个朗中更是听的聚精会神,吴又可的一些观点引起了他们的沉思。
闻所未闻,但却又很有道理的样子。
明明都是大夫,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接下来吴又可带着大家开展了轰轰烈烈地灭蚊行动。
给大家治完病后,吴又可没有走,而是在村子里住了下来。
他的到来,对于这些村民来讲,无异于大海里的灯塔,黑夜中的明灯。既照亮了前路,又指明了方向。
而最让大家感动的是,他每天挨家挨户地走访,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现在整个村子上到六七十的老人,小到六七岁的儿童,多少都知道一些防病的知识。
吴又可在村子里住了半个月,就准备离开了。
他打算到台湾各个地方走一走,把这套切实有效的疾病预防办法在岛上传播开来。让在岛上居住的汉人都能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降低登岛人的死亡率。
这天清晨,吴又可找到了刘能。
“刘队长,我准备到岛上其他地方去看看。就此别过了!”
“吴先生,怎么不多呆些日子?还有好些乡亲想请你吃饭没排上队呢!”
这些日子吴又可经常被村里的百姓强拉硬拽着去做客,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去招待他。
“不了,行医,行医。老在一个地方呆着怎么能行!”吴又可摇了摇头,拒绝了刘能的挽留,在没惊动村民的情况下悄悄地走了。
背着药箱,带着随从。
吴又可走后,村子好像平静了下来。
刘能召集了护卫队的成员,计划复仇。
“大哥,这么多生番,我们杀的完么?”谢厂坤疑惑地问道。
“我们不需要杀完,杀到他们怕!杀到他们不敢再下山袭扰!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他们的猎物。敢挑衅就要付出代价!”
在刘能的安排下,护卫队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十人一队,悄悄地搜寻邹族生番出没的痕迹。再向有经验的人打听清楚邹族生番的生活习性,以及各类祭祀的时间。
经过打探,邹族人在二月或八月,会在部落广场前举行祭拜天神和战神的仪式。这个仪式被称为敌首祭,也叫凯旋祭。
在邹族传统上,举行敌首祭的时机有三种:一是出草归来,二是重建会所,三是小米收获季后。以首级祭天神。猎头有时候也有有其他目的,如复仇、保土、掠地及炫耀勇武。
在他们的认知中,若一整年一个头都弄不回来,天神无头颅可食,这一年的粮食就不会丰收,打猎就不会有收获、家里面就不会添丁、大地也会凋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