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翠绿(第 2/4 页)
她转过脸去,眼睛盯着前方的某一点,神态娴静安宁。
我拿起手中的铅笔,开始在纸上挥舞。
音响里放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房间里飘荡着松节油的味道,颜亦冰坐在我前面两三米的地方,一只手抱在胸前,一只手托着下巴,两条细长的腿斜靠在沙发的一角,下午三点的阳光从一侧的栅格玻璃窗射过来,带着深秋的气息,给她的轮廓镶上一层华丽又精致的光晕。
阳光静静地转过角度,房间里的尘埃,在栅格玻璃漏下的光线里放肆飞舞,如同我们轨迹紊乱的青春,乐曲在最后一个高潮中戛然而止,房间里只剩下铅笔摩擦素描纸的沙沙的声音,这个时候,我的呼吸变得小心又谨慎,我心跳加速,很想大口喘气,却又害怕喘息声会打破这如青花瓷般完美又脆弱的宁静。
“好了没有?”她终于沉不住气,问道。
“好了。”
素描这个东西,可以十分钟画好,也可以十个小时画好。
“我看看!”她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按捺不住兴奋,跑过来立在画板前。
我心中忐忑不安,期待又害怕她的反应。
“天才!”她赞叹道,“你画的,似乎比我本人更好看。”
“那就是不像喽?”
“没有不像,太像了——惟妙惟肖,”她转过来,停止赞叹,一脸崇拜地看着我,“能告诉我,你画谁都能这么像吗?”
“那不可能,”我坦诚回答,“短时间内不可能抓型这么准。”
“那为什么画我能抓准呢?”
“因为——”我犹豫再三,还是如实相告,“你的肖像我画过很多遍了。”
我打开画板,拿起一沓画稿,里面有将近二十幅她的肖像——侧面的、正面的、俯视的、脸部的、头部的、半身的……
她睁大了那双美得让人心疼的眼睛,看着那些画稿,表情一片兵荒马乱。
似乎过了好久,她才缓过神来,脸色潮红,神情凝重,黑葡萄般的眼珠里闪烁着光彩。
“你知道吗?见你第一眼我就感觉我们在哪儿见过,但事实上,我知道我们从未见过。”
她定定地看着我,没有说话。眼神变得尖锐,香水味中似乎也带着股杀气。
“我是说,你的形象刚好跟我心目中的形象重叠——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女人的形象。知道吗?”
“好吧,我知道了。”颜亦冰转过身去,迅速走出画室,带上了那扇沉重的防盗门。
假如
假如昨天的故事可以涂改
今天的现实可以擦除
假如明天的梦想
能打份草稿
假如生活的泥巴攥在手上
青春的表盘可以拨回
假如你我的故事由我来执笔
讲述
那么定不会如此跌宕
如此蹉跎
我只会用最蹩脚的文字
撰写着一个恶俗的
幸福故事
每一段人生
说到底都是一场独角的悲剧
我谨希望
在我谢幕的时候
你能记住演员的名字
2006年12月24日夜,湘城。
两千零六年前的今夜,在遥远的欧洲大陆一个叫伯利恒的地方,一个叫玛利亚的年轻女人将自己未婚先孕的孩子生在马槽里,取名耶稣。孩子的身世成了当时当地最大的绯闻,娱乐新闻在女人的嘴中滚动播报,产生了轰动效应。玛利亚女士坚称自己是踩了上帝的大脚印才怀的孕,因为欧洲人的开明和大度,玛利亚才没有遭遇浸猪笼、沉潭之类的杀身之祸,相反,人们宁愿相信这个浪漫的借口,相信上帝的性器官长在脚板上,而跟上帝做爱,连宽衣解带都不需要。两千零六年后,在地球另一端的遥远的中国,耶稣的生日成了浪漫和狂欢的借口。
湘大内外到处张灯结彩,塑料圣诞树上挂满了包装精美的冒充礼物的泡沫方块和小球,戴着红帽子的年轻人成群结队肆无忌惮地走过,商场里有打不完的折,餐吧里有派不完的送,连药店都打出“迎圣诞贺新年,杜蕾斯体验装免费大派送”的巨型标语,引得学生成群结队跟春运一般。
易子梦约了刘菁“圣诞狂欢”三次都没成功,于是翻出尘封已久的硬盘跟小泽玛利亚之流共度平安夜;欧阳俊不知把他的宝贵平安夜安排给了几号,也许,他今晚要打上百块钱的车,跑好几个场子;安哥对西洋节深恶痛绝,他决心24日晚提前一个半小时关机睡觉,以实际行动抵制西方腐朽思潮的侵蚀。这一夜吴曲在做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或许她又会在网上发一条“求结伴看电影共度平安夜”的消息,然后在趋之若鹜的男士中间挑一个为她在圣诞节的一切消费埋单,等吃饱喝足玩好后再删了电话把人家拖入黑名单。
我给颜亦冰打了电话,问她晚上有没有安排,“我请你吃饭!”
“不行,我要去给一家公司做圣诞派对的司仪。”
“在哪里?”
“别过来了,晚上还下雪呢。”尽管如此,颜亦冰还是说出了她做兼职的地方。
“好,不见不散。”在她回复之前,我赶紧挂掉电话。
我买了一束鲜花,在风雪中苦等了一个小时,到她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冻得只剩心脏在跳了。
“其实你不必这样子。”颜亦冰嗔怪道,看得出她还是很开心。
“必须这样子,”我哆嗦着回答道,“如果不这样,你怎么知道我的诚意?”
我把已经覆上厚厚一层雪的玫瑰花递到她面前,说道:“圣诞快乐。”
颜亦冰点点头,笑了。
“我没有给你准备什么礼物啊。”
“无须准备,你随身带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