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红帽压紧千层雪(第 4/4 页)
体弱一些的官员此时已然能听到喘着粗气声,好在这个时候的成景帝尚未从御书房出来,还有时间让这群文武百官穿过广场到那金銮殿内等待皇帝上早朝。
成景帝此时正在吃早膳,按照宫中规格,简易早餐也有十六七道,可每道菜少盐又少油,好不容易遇到件可口的菜,也不能多尝,皇帝打小便要学习的规矩,每道菜只吃一口。
意犹未尽的成景帝换好衣服,在一位年轻的传值太监带领下,上了早朝。
百官行礼以后,这位年轻的太监便吊着嗓子悠长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左相李密出列道:“臣有事要奏…”
成景帝轻按眉心,这位耿直的左相所言之事肯定要与自己的皇外孙丁前溪有关。
果不其然,在得到准奏后,左相开始发言,“微臣听闻那丁姓少年乃是吴国的气运之子,此子气运之盛堪比大燕,臣以为,陛下当除此子,还天地清明。”
成景帝不悦,冷声道:“朕不这么认为,左相难道老糊涂了?什么丁姓少年,那可是朕的皇外孙!气运之子?朕的天下不是靠哪一个气运之子打下来的,是大燕国的子民,大燕国的好儿郎,抛头颅洒热血,打出来的!”
右相出列道:“臣以为圣上言之有理,臣附议。”
御史大夫庞侍郎出列道:“微臣请皇上三思,当年镇北大将军一案如今尚且无定论,那少年既然好生活了下来,还成为那山河少有的山上修士,皇上就应该趁此子年纪不大,修为不高,出动钦天监修士,将此子抹杀在羽翼未丰中!”
太尉王硕出列,显然是瞧出了皇帝想要保那少年的心思,他朗声道:“臣反对,庞侍郎所言有一定的道理,可杀他一家的是镇北王,咱们军中遇到这种事情,那自然是冤有头,债有主,谁杀的人谁偿命,镇北王如今就在边境军中,那少年有本事,便找他算账去,再说了镇北王这两年行事确实霸道了些,陛下也可由此敲打一二,以正朝纲。”
右相跟着和起了稀泥,眼皮轻阖,道:“臣附议。”
大大小小的官员各自禀报了自身想法,金銮殿内跟农家菜场似的嘈杂一片,揉着眉心的成景帝,,猛然起身怒道:“成何体统!当年那件事你们知道多少?朕当年差点当场宰了镇北王,可诸位想想大燕是如何改换国制的?光是西蜀一战,镇北王一人屠敌国修士三十余人,其中剑客六人,西蜀剑池再无绝顶剑修,那不是镇北王的功劳?”
“他杀吴王,杀朕的女儿,还不是因为那劳什子气运?呵,你们现在又想用这个借口逼我杀那个少年。”
“朕告诉你们,偏不,朕偏不!要是因为一个人,大燕便因此亡了国,那也是朕无能,朕愧对大燕开拓疆土的列祖列宗,朕最喜欢的女儿死了,她留在这个世上最后一份血脉你们也留不得?”
朝堂前跪伏一片。
重新坐在龙椅上的成景帝,平息了怒火,起伏的胸膛渐渐平稳,冷静到可怕的皇帝最后道:“召兵家任远阳进宫,朕要听他说那个从小便没了爹娘的孩子,这些年究竟吃了多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