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伙食(第 2/4 页)
黄贺创立的骊山扫盲学校,设立有识字、数学、化学、物理等各项基础课程。
学前班是专门用于没有基础的老秦人,快速学习现代简体字的存在。
想要从学前班毕业,必须熟练掌握汉语拼音,以及常用的二千多个简体汉字。
要求能读、会写。
经过了基础汉字的学习,这些人就会按照兴趣,选择相应的学科进行深造。
学校讲究因材施教。
喜欢数学的,就进数学班,喜欢化学的就进化学班,喜欢物理的就进物理班。
这些专业课程,都由黄贺下载的专业名师进行讲授。
两千年后的现代人,通过录制好的视频,将知识传授给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人,这一幕,在骊山学校里面,每天都在上演。
不过黄贺的这些学校并不是死教死学。
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上午上学,下午就会安排学生进厂工作。
今天化学班的100名学生,就在氢、氦、锂、铍、硼的带领下,到骊山采硝的尿粪地实地操作。
“这些白色的晶状体,就是结晶后的硝土。”
”硝,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主要成分是硝酸钾!”
“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
“目前我骊山制冰厂,所生产的冰,就是用硝石制冰,为咱们骊山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你们要好好学,用心学,不要辜负黄校长的教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黄贺穿越过来之后,主抓的另一项业务。
相比较已经成熟的的秦国官场、官吏们,黄贺更喜欢用新人。
作为黄贺身边人的代表,陈楚生他们自然是非常赞成黄贺的这个决定。
但是对于原本已经坐上官位的监工、骊山原有的官吏来说,自然不希望丢掉官职。
黄贺也给这些秦朝的老吏们提供了机会,就是进入骊山扫盲学校,进行再学习、再改造,只有成绩优异的人,才能获得再次出任官职的机会,只不过黄贺会根据他们的学业水平,把这些秦朝老吏重新分配。
就算是黄贺身边的老人,譬如陈楚生、大娃、二娃他们,也是要跟班学习。
因为黄贺的事业发展太快,他们不学习,就会跟不上进度,就会掉队。
看着一个个学识比自己高,能力比自己优秀的人一波又一波的出现,原本10086号工地、10000号工地、10010号工地的老人们都坐不住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