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百七十三章 祭坛分节气(第 1/3 页)

    「这里就是瑶山祭坛?」

    登上山丘,一片红色的正方形填土区域,就映入了陈翰和孔建文他们的眼前。

    瑶山祭坛位于古城的东北方向,为了修筑祭坛,良渚人将山顶削平,并用垒石修出包边,搭筑出了一处长方形覆斗状土台,整体上呈正南北向。土台以下的山体也因势修出石坎,以加固边坡或修整活动平面。

    土台四边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台面以红褐色土筑成,东侧挖出一条回字形沟槽,然后用灰色土将沟槽填平,使台面形成三重土色的结构。

    后来,祭坛废弃后用作墓地,埋有13座高等级墓葬。

    除了瑶山祭坛之外,良渚古城附近还有一个汇观山祭坛。

    汇观山祭坛也与瑶山祭坛颇为相似,它位于良渚古城西北,其顶部的祭坛平面亦是利用自然山体修筑。而在祭坛顶面偏西处,也同样有一个「回」字形的灰土框。

    这两个祭坛,可不一般。

    不只是良渚人从事祭祀活动的祭坛,同时也是他们观测天象的观象台。

    良渚所在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年分为四季,每到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一年四季的分界点,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确认这几个时间的具体日期,良渚的人们便利用日出日落的方位,结合祭坛,分辨日期。

    通过太阳日出日落的阳光照射在祭坛的不同区域,是可以分辨出二十四节气的。

    当然,在良渚时代应该是没有24节气。

    但是!

    华夏人的24节气,制定的用处,其实就是指导农业。

    而良渚的瑶山祭坛,可以通过日出日落的光线恰好分辨四季,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而是良渚人确实利用祭坛来分辨日期,指导农业耕作。

    具体来说,比如冬至日的日出方向正好与两座祭坛的东南角所指方位一致,而夏至日的日出方向正好与东北角所指方位一致。

    而春分、秋分日的太阳则恰好从祭坛的正东方向升起,又从祭坛的正西方向落下。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上瘾 白色口哨 痛仰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黑天 漂亮朋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顶级诱捕公式 敬山水 俗人回档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甜妻 杀死那个白月光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