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弘扬正能量(第 3/4 页)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通过校萌,不仅可以看到校友的工作日常,还可以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工作日常,内容上就不显得那么枯燥。
从京沪鹏羊的cbd到广袤的乡村,校萌上包括了各种内容。
创业者、医生、教师、科研人员……各种职业也应有尽有。
在校大学生直呼大开眼界,很多人高考后稀里糊涂就填写了志愿和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心里也没个底。
现在看到了校萌上分享的各行各业的工作日常,看上四年,未来怎么择业差不多也有底了。
在校大学生分享的内容就没已毕业大学生那么缤纷多彩了,不是课堂,就是宿舍,或者说是食堂、操场、图书室……
对于毕业多年的大叔、老阿姨来说,看到这些学弟学妹分享的校园生活,一时间还是觉得很有趣的。
但这种热度能够维持多久呢?谁也没有把握。
校萌ceo荀密一直关注着校萌的各项数据变化,以及内容和社区氛围。
他给张益达提出建议:要通过大数据算法,给用户进行标签,推荐感兴趣的内容,维持用户活跃度。
另外一方面,要调动用户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分享生活和工作。
这一点,主要是为了内容。没有内容,用户看什么啊?
除此之外,荀密还提出了一个建议。
推出一项新功能,类似今日头条那样的基于大数据推荐算法的个性化新闻资讯类产品。
对于已毕业大学生来说,大家都进入了职场,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玩校萌。
但校萌推出新闻资讯阅读功能后,对他们来说就有吸引力了。
新闻是每天都要看的,只要愿意打开app,自然能够转化一部分人去玩校友网和短视频。
张益达认真思量了荀密的建议,觉得确实有可取之处,于是笑着对他说道:“你的想法很不错!我决定全部采纳了!”
荀密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些都是自己费了无数脑细胞才想出来的点子,总算没有白费。
“对了,要加入新闻阅读功能,我们产品那就更加驳杂了,必须对全部ui界面进行调整。”
荀密沉吟片刻之后,“我建议把即时通讯放入二级页面。说到底,我们用户关系链抢不过企鹅。
就算用户通过校萌认识了新朋友,很多也会互加微信去聊天。”
张益达点头,这狗比企鹅护城河太深了,不来一次技术革新,谁都动摇不了他的根基。
根本不存在说切掉微信一小块市场这回事,要么市场全抢,要么毛都抢不到,不存在中间可能性。
像陌陌,也是主攻陌生人社交,选择了跟微信完全差异化的市场才有一口汤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