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监管政策缩紧(第 3/4 页)
我的意思是针对借款频繁的这部分用户,榨干最后一丝利用价值,然后甩给其他金融机构。
不然的话,获客成本高昂的今天根本不可能一个借款用户只使用一次。”
说得也太赤裸裸了吧!尽管这是事实,包括银行也是这么干的,但难免会有一些残忍。
但这条路,也是一些不懂欲望节制的年轻人自己选择的。
一年借款一两次,还可能是创业或者遇到什么难题。
每个月都在借的人,要么真的是消费欲望无穷,要么真的就是快走投无路了。
见张益达沉默不语,樊红阳又提醒道:“张总,做我们这行,千万不能有理想主义。
讲情怀的话,就去搞惠农贷。
做消费金融,那就是以赚钱为目的。同时作为p2p公司,我们还要对另外一端的出借人负责。”
“行吧!”
张益达又特意提醒道:“利率注意了,千万不能超过36%的红线。
哪怕现在很多人利用等额本息,砍头息的方式打擦边球。
我们也不能这样做,算是最后的底线吧!”
“这我知道,风险太高的客户,我们连36%年利率的贷款也不会发放给他们的,直接拒绝。”
张益达又看向方雨涵,问:“你们呢?”
方雨涵苦笑道:“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
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这意味着,p2p公司对个人借款客户最高发放20万元贷款,对于企业借款客户最高发放100万元贷款。
个人借款客户在所有p2p公司借款加起来不能超过100万元,企业借款客户则是累计500万元。
这项政策,对瑞民理财做供应链金融影响很大。
我们的客户都是企业客户,不超过100万元的贷款只能发放给很小微的企业。
这种小公司,生存都成问题,给他们发放贷款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国家三令五申,要银行做小微金融,扶持小微企业。
为什么,这都成了耳边风?
就是因为比起给100家小微企业各自发放100万元贷款,银行更愿意给一家大型企业发放1亿元贷款。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