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四章 念之起灭,命之灭起(第 2/3 页)

    唐牧之捧书读了半晌,陆瑾为了方便他们阅读,一定将其中的文字炼简过了,像他研究过的《金丹密要》,上面连句读都没有,而且虚虚实实、充斥很多隐喻,读着十分费劲。

    逆生三重开篇一页都在讲三种境界的心性目的。

    逆生要求天心清净,运功是要听之不闻(希),视之不见(夷)。

    这并不是说要让门人练功时成为瞎子聋子,这里的听和视都讲究一个内外境界。其实就是说外界的变化不能影响内里的清净状态。见想见,闻想闻。

    大淳要求“轻重得失,静噪存取,去盛败奢,不泰不远”,就算是入世方面了,大隐隐于市。

    道理还是一个清净。

    蠢然境界嘛,简单来说,讲究一个“澄”字。

    涤除玄览,真性无为;抟气致柔,如婴之心;内无思虑,外无政事,精神不去。

    看芸芸众生犹如观镜。

    唐牧之观看过后,觉得这前两个境界倒是不难达到,类似佛教徒的悟嘛,只是第三重要求有点高,要你心里对人情世故清楚的跟明镜似的,再做婴儿姿态,不容易。

    人成熟之后,后天识神主宰身体,会逐渐忘记自然本性的真正需求。

    识神一起,元神退位,先天之性便深藏,先天之性深藏,先天之命便外散。识神主宰着眼耳鼻舌身六根,他们一动就消耗内能。

    后天识神被纷纷杂务所影响,因为利益产生种种杂念,这种杂念不是无私无望的,而且是因为外物被引起,这种念头的攒动会致使体内五炁因为不平衡而相克,阴阳离绝天地否(否卦),这就是身灭的原因。

    而逆生三重虽然名义上讲究“性命双修”,实际上和全真等派的方法有所不同,同是主张将人的后天识神隐去,重新让先天的性主掌身体。但全真等派都是靠调心追求这一步,三一门则要通过逆生的最高手法到达宁静,削减念头,先上车再买票。

    这样到最后虽然人也有后天的识神,但还是先天为主,先天一炁保持生生活力,消散的过程会十分缓慢——真到这种境界应该就算一定程度上打破天命了,虽然最终还是会慢慢老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沉溺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1717新美洲帝国 折尽春风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世子妃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