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吕凤翥——北大教授中的集邮家(第 2/2 页)
在第三次研讨会上,吕凤翥发表《网络集邮》的论文。他认为,网络集邮就是借助于计算机的网络平台开展的集邮活动。一个是网络平台,一个是集邮活动,对很多集邮者来说,前一个概念是陌生的,后一个概念是熟悉的。事实说明,所有的集邮活动,都可以使用网络这个平台来进行。
在第四次研讨会上,吕凤翥发表《对我国邮票发行题材的三点建议》的论文。他建议发行环境保护系列邮票;发行道德系列邮票;发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邮票,他拉出的名单有:吴文俊、袁隆平、黄昆、王选、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王小谟、张存浩、程开甲、于敏等。
在第五次研讨会上,吕凤翥发表《我还是喜欢信销票》的论文。他特别谈到:通过辛辛苦苦收集信销票的过程,锻炼人们的耐性和韧性,学会逐渐积累的收藏过程,可以增长知识、结交朋友、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在中国集邮未来学研究会、四方集邮联谊会和《集邮》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黄里先生追思会”上,吕凤翥发表了《黄里先生永远是北大师生的好朋友》的追忆文章,满怀深情地回忆起和黄里一起设计北京大学集邮协会活动的纪念封的日日夜夜,感人至深。
在很多集邮刊物和《中国集邮报》上,都经常可以看到吕凤翥写的研究文章,让读者受益匪浅。
在我看来,吕凤翥、刘大有和曹大德等集邮家,都是这几年北京邮坛勤于笔耕的,善于探讨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出色的集邮研究理论家,他们和朱祖威、刘肇宁、王泰来、林轩、赵人龙、王渭、施慧中、刘开文、吴鸿选、刘铭彝、李毅华、陈乃丰、王力军、李晓耕等集邮理论家一样,都值得所有集邮爱好者尊重和学习。
(2022年5月27日)
? ?在我看来,吕凤翥、刘大有和曹大德等集邮家,都是这几年北京邮坛勤于笔耕的,善于探讨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出色的集邮研究理论家,他们和朱祖威、刘肇宁、王泰来、林轩、赵人龙、王渭、施慧中、刘开文、吴鸿选、刘铭彝、李毅华、陈乃丰、王力军、李晓耕等集邮理论家一样,都值得所有集邮爱好者尊重和学习。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