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章.《青年美术周刊》(第 3/4 页)
南乡时听着四谷开司在那边长吁短叹,就觉得好笑。
这种就好比是天朝老师在课堂上口头表扬两句,人家老师估计都没怎么上心,随口说两句而已。
南乡时在这一点上面看得很通透,更没有半点自得的意思。
况且,对比起四周投射而来的好奇目光。
更重要的是自己身前的这幅水彩画。
那是一幅被晨曦雾霭所缠绕着的乡间小路风景铅笔草稿图。
晨间向深处蔓延而去的小路,不规则的远方密林,沾染着露珠的小草,萦绕着的雾霭...这是很有意境的一张风景图。
那么,要画好这张风景图,表现出晨间雾气那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就很是重要了。
而说到‘雾’,大部分人感知当中或许是‘白色’。
但若是大部分留白,那就无法表现出雾霭那种轻薄之感了。
且‘雾’也会下意识地给人一种‘冷’的感受。
那么这里的色彩调子就很好选择了。
南乡时抬手便刷了一层薄薄灰蓝的冷色作为底色。
他的动作很果断,也很大胆。
完全没有学生那种‘画一笔,停一笔’的僵硬犹豫感觉。
随意卷了点蓝,又卷了些灰,再用旁边的圆画笔稍微刷点水。
淡薄的灰蓝底色便在南乡时的手下占据了整个画面。
再抬手,继续卷些颜料,用圆头画笔点一些水进去,水彩的颜料也逐渐化开。
这也就是水彩颜料里的全湿,由于水分很多,颜料的颜色很淡,常常用来画比较缥缈虚幻的远处景物。
南乡时先从远处画起。
远处被雾霭包裹着树林只有淡淡的黑影,在他白净灵活的手掌下勾勒得有些虚幻。
再近一些,那就加些颜料,让原本淡色的颜料变得半湿。
这样一来,画出的乡间小路的两边树木就更‘实’一些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