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志同道合?同道中人?(第 2/4 页)
由于顺风,大半天后船就已经到了致远港。
徐松栢也已经写了两千余字的经营计划书,这不长的时间里,他倒是享受到了明国奴仆体贴入微的照顾。
他下船后到致远港走了走,发现除了十几个大仓库以外,这边的建筑就只剩下炮台。
唯一冒着黑烟的建筑,就是制糖厂那高大的烟囱。
这边驻扎了一个营,营长是个原住民,这里的一切也都是军管。
所以装卸货物的,大多是倭人劳工和战俘,好在这边也渐渐“文明化”起来。
诸如劳工自治、发放工资、积分脱籍的政策,也已经开始实行,每月都有十几名倭人劳工,能够得到归化的资格。
他们得到资格之后,立马就能同糖厂签合同,成为正式工人,享受着劳工不曾有的待遇。
岛津香织来东秦时,陪嫁的汉话老师上武耀,也被送到了这边教授新话,为的就是彻底归化一批劳工中的出色者。
只有如此,种植园才能形成倭人治倭的体系,对于种植园的壮大,好处不言而喻。
徐松栢同港口海关交流了一二,将军需卸下后,便是以每石糖三两二钱的价格,购置了大量的白糖。
之所以采用石这个度量衡,纯粹就是在港口报表时方便换算,也就是直接采用市场方的度量衡,直接换算后,就能方便价格对比和交易。
这项制度不是颜政所创,而是在交易中出现不便后,明裔商贾提出能否修改一二,东秦海关本着贸易至上的原则,立马就就进行了考量,发觉明裔商贾所言合理后,便是立马进行了调整。
这也被明裔商贾广为流传,认为黥人虽粗鄙,却是极其讲道理、不死板。
很快,在三个理事的签字下,整个交易过程就结束,他们一共购置了二千六百石白糖。
几乎将致远港的库存白糖全部买下,交易过程中也没有白银的实质交割,而是用的供销社的账户汇票。
其余非开拓公司的商贾,望着这白花花的糖,一个个都是眼馋不已,可惜他们只能购置这边的皮毛和甘蔗渣酿造的酒。
徐松栢在交割完后,就回到了船上,装船至少需要一个晚上,他提着煤油灯,将交易记录写上了备忘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