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服从与威胁(第 3/4 页)
整个北府都在轰动,除了一处地方,王恭军军营
这里就好像一潭死水,平时本就活力不高的将士们今天越发懒散,这是他们最为讨厌的日子,他们不想出营,因为不想成为别人打趣取笑的对象。
也只有校场,还有些声气,“喝喝哈哈”的操练喊声连续不断,谢灵运小队也没有出营,训练,训练,再训练
但士兵们始终还是会听到那些凯旋的笑呼呐喊,他们没有泄气,心中憋着的那股劲越来越盛
在这一天操练解散后,谢灵运独自前去了将军营,是时候找王恭谈一谈了
通传之后,他走进了营厅,只见王恭正坐在将案后面,抚着长须,似乎在想着什么。
“属下参见王将军。”谢灵运拱手喊道。王恭如梦初醒般的晃了晃头,问道:“谢队主来见本将,是有什么事吗?”外边的凯旋欢呼隐隐传入耳朵,谢灵运不信王恭没有听见,认真道:“属下是来请战的,营中袍泽皆有出征意愿,请将军明鉴”
“呵呵……”王恭笑了一声,“本将知道了,我会好好考虑的,谢队主回去吧。”
谢灵运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将令就是将令,他要求士兵服从他,他这个队主却也要服从将军,这就是军人。如果他诸多纠缠,甚至和王恭吵闹起来的话,合乎于情,不合于军纪,这足以⊥王恭大做文章,说他自持是康乐公孙子就乱来,以下犯上,不适合从军等等……
也给了朝廷横插一手的机会,革除他这个“不忠不义”之辈出北府,还说并不是针对谢氏,因为谢公信、谢瞻他们还在。
所以眼下,他也只能接受。离开将营后,谢灵运出了军营去打听了一圈,得知了众人的战绩,又见着他们平安,心里着实高兴,但对自己的现状不免有一些烦躁。
入夜,他回到了军营队主帐篷,唤来了荀雍和羊惰之,想要共商大计,“你们有什么主意,可以⊥我们能去打食?”
两位副队主相视一眼,都沉思了起来,这些天他们不是没有思索,本就有一些想法了。
“卑职认为,还是需要王将军改变心思,带头出战才行。”荀雍皱着双眉,颇有几分祖上的风采,“王将军性情孤高,好面子,我们用激将法,可以一试。”
“他不可能不知道整个北府都在嘲笑他是缩头乌龟……”羊惰之脸容有所疑惑,激将法如何可用?
谢灵运不是没有想过激将法,但此计必须一激即中,如果激了一次没作用,恐怕王恭对他再说什么都不理睬了。
“外边的激,王将军非但不在乎,还不屑。”荀雍说道,两人都愿闻其详,他继续轻声道:“这人并不是一个武夫,而是自命高雅的文人,去跟这样的人说军功、说胜负荣誉,他只会反说别人粗俗野蛮。他在将营里立有佛像,那说明他是非常尊奉佛门的,只一句众生皆平等,就可以打发嘲笑了。”
“队主,这些天闲时,我有向那些老兵打听王将军。在他们口中,王将军并不是什么奸恶之辈,他虽然瞧不起士卒,却颇是宽仁,没有责罚打骂过谁人;他自己的衣物用度都十分清廉,但他那佛像,却是花了巨资去修饰的,军银不购置装备,都花到敬佛那里去了。”
谢灵运听着不由点头,这王恭自然不是恶人,他年少的时候,谢太傅对其还很是赏识,赞说“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王恭以后可以成一方诸侯。
王恭年少曾经说过“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此言可见他对世间名士的不屑;他又曾经说过“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此言可见他对自身的高看,以及喜文不喜武,志在宰相,而非将军。
这人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认为自己才盖天下,一心礼佛,一心尽忠,普通的嘲讽,他还真的不放在心上。
这种人有正气,散发着腐臭味的正气。
要激这种人,只要方向得当,其实激起来很容易,而且他被激了,就放不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