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这群小崽子(第 4/4 页)
这么说吧,徐庶也就是相当于初中毕业的水平。
让他当老师,他显然是不够格的。
所以,陈元让他做助教,一举两得,既能帮助自己管理这群小崽子,又不耽误他的学习,岂不美哉。
徐庶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陈元的意思。
心中颇为感动:“敢不遵命!”
于是,徐庶变成了陈元的助教,也成了陈元日后思想的忠实拥护者和护道者,便成为陈圣之之夏。
徐庶恭敬的站在了陈元的身边。
陈元看着底下这群小崽子,突然一笑:“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鲁肃和诸葛瑾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已经是个小大人了,所以比之其他人自然懂得多。
鲁肃躬身道:“在下鲁肃见过陈别驾。”
看着眼前这个看似憨厚,实则有大智慧的东吴四英将之一的鲁都督。
陈元笑了:“你认识我?”
鲁肃回道:“别驾大名,声传天下,肃自然知晓。”
陈元点点头,示意鲁肃坐下:“看来你们来的时候,家中长辈都已经嘱咐过你们了,不过,我还是要做个自我介绍,一会你们大家都要做个自我介绍,这便是我们的第一课,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
说着,陈元便道:“吾乃涿郡陈元陈子初,荆州别驾,军师中郎将,书院的副山长,也是你们这些人将来的老师之一,将会教授你们格物致知之道,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陈元此话一落,便有几个人站了起来。
陈元摆摆手示意他们先坐下:“有什么疑问,等会再说,咱先来自我介绍,毕竟你们认识我,我还不认识你们呢。”
看了一眼满堂的学生,陈元便道:“咱便从右边第一位开始吧。”
右边第一位正是诸葛瑾。
诸葛瑾起身道:“琅琊诸葛瑾见过别驾和诸位同学。”
说完,诸葛瑾便坐下了,陈元点点头,示意下一位。
“庐江周瑜。”
“淮南刘晔。”
“扶风马超。”
“吴郡孙策。”
……
近二十人一一介绍完毕。
最后一位乃是襄阳庞统,因为他年纪最小。
陈元在他们介绍的时候,便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人。
所谓三岁看老,七岁看小。
更何况这些人当中已经有些人都十余岁了,一些基本的性格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这一番观察,陈元发现,虽然历史书有些时候被人精心打扮过,但是越往前去,相对就越真实。
起码后汉书和三国志没有太过忽悠人。
这些小崽子们的性格,跟历史上记载的大差不差。
比如说马超和孙策吧。
这两个家伙真就是谁也不服,这一群孩子当中,就属他们两个气势最盛。
因为他们两个最壮。
而且似乎两人还有一别苗头的架势。
看模样似乎已经交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