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汜水关陷落(第 3/4 页)
于是便推举了臧洪做盟主。
臧洪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他本来是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正是臧洪劝说张超和哥哥张邈一起起兵讨董。
臧洪毫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臧洪语气康慨激扬,声情并茂、涕泪交流。
盟誓首先声讨董卓的罪恶,然后说明讨董义士名单,最后正式盟誓。
不过呢,这是个世界因为陈元的原因,已经变化了很多了。
加上这世界本就是一个玄幻的世界,所以十七路诸侯尽皆到了酸枣。
刘备是最后一个到的,当刘备到达的时候,其他十六路诸侯已经全都到了。
刘备刚到酸枣,十六路诸侯尽皆出来迎接。
即便是袁绍不愿意,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前来。
原因很简单,刘备现在的身份地位是他们当中最高的。
因为刘辨登基之后,给刘备封王了。
封的是燕王。
这可是一字王。
封王也是有讲究的,王分两种,亲王和郡王,亲王一般是一个字的封号,比如齐王,晋王等等,郡王是低一等的王,一般两个字,比如陈留王,临淄王等等。
而在一字王中,数秦王最贵,然后便是齐王楚王燕王赵王之类的。
说白了就是根据战国七雄来的。
秦王这个王号,实际上是非常少封的。
因为有点犯忌讳啊,要知道秦国可是统一了华夏的。
所以刘备的燕王从实际上来说,已经是爵位的最高点了。
晋无可晋,要想更近一步,那就是封秦王,加九锡,然后当天子了。
所为九锡是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失、秬鬯。
本来九锡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是问题是后来篡位的权臣几乎都加过九锡,于是乎加九锡便成了谋逆的代称了。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所以硬要说加九锡也是没问题的。
最多体现天子对刘备的重视而已。
燕王刘备驾到,这些人自然都要出营迎接了。
哗啦啦一大群人出的军营,对着刘备躬身道:“恭迎燕王殿下。”
刘备没有拿大,也没有摆王爷的架子,老远就下马,快步走到众人面前,虚虚一扶众人:“备因要事缠身,故此落后于诸公,已是惭愧不已,怎敢当诸公如此大礼,诸公快快起身。”
本来心中有点怨气诸侯,听到刘备这么说,心中的怨气也就消失了。
也是,刘备跟他们都不一样,毕竟刘备可是燕王、荆州牧,出兵洛阳讨董这等大事,准备的事情自然繁多。
现在诸侯之中暂时主持的是曹操,毕竟这家伙不仅有东郡太守的官职,更是发出矫诏讨伐董卓的倡议者,加上先前跟袁绍一起持剑对抗董卓,并挂印而去的行为,如今曹操的声威比之历史上更是强大很多。
曹操忙道:“殿下言重,吾等本来正在商议何人担当盟主之位,如今不用商议了,我看这盟主之位非殿下莫属了。”
曹操这话可没安什么好心。
别看这盟主之位看上去无比诱人,一旦成为盟主就可以号令这几十万兵马,威风不可一世,掌握无上权柄。
实际上,这绝对是一个烫手山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