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杀张让,袁绍曹操双提剑(第 3/4 页)
于是乎便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
当然,这其中也有明白人,比如陈琳、比如曹操。
他们都劝阻了,可惜没有劝到。
檄文到了天下各地,有行动的只有两位。
西凉刺史董卓和并州刺史丁原。
刘备接到檄文之后,非常澹定的把檄文一扔,就没有再管了。
他可没有兴趣去洛阳杀宦官。
况且没有天子明诏,私自进入京城,这是想干啥?
造反吗?
严格来说,历史上董卓和丁原进京,其实都是反贼。
其他不说,单说董卓接到檄文之后,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使其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却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卓婿谋士李儒曰:“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
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何进得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进曰:“汝多疑,不足谋大事。”
随后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
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
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太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
让曰:“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太后乃降诏宣进。
进得诏便行。主簿陈琳谏曰:“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进曰:“太后诏我,有何祸事?”
袁绍曰:“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
曹操曰:“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
进笑曰:“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绍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青琐门外。
绍与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
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
将袁绍、曹操等都阻住宫门外。
这样何进的下场就不必多说了,直接被十常侍给砍了,然后把何进的脑袋扔了出来。
宣谕曰:“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余胁从,尽皆赦宥。”
后面的事情如同历史上一样,袁绍带兵直接冲进了宫中,一顿砍杀,但凡是没有胡子的全都砍了。
枉死之人不知有多少。
这些都不重要,袁绍本就想这么干,要不是怕太过明显,他都想放一把火把洛阳皇宫给烧了。
十常侍看到袁绍等人冲了进来,于是便挟持天子、何太守和陈留王往邙山而去。
为什么往邙山跑?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找陈元。
如今之计,他们认为只有陈元能够保护自己的性命了。
只要陈元肯出手,洛阳旦夕可平,袁绍他们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