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世界这么大,首先得修路(第 3/4 页)
陈元点点头:“你们说的都很不错,但是先生以为,还是我汉人太少了,不能在西域形成人口优势,没有充足的人口进行征兵、征税,靠着国家补充,国家力量强大的时候还没什么,可是一旦国家力量衰弱,那么西域的沦陷也就成了必然,你们觉得呢?”
说白了,那就是西域都护府无法自力更生。
无法独自抗衡西域更大国家和势力,尤其是匈奴人。
要知道匈奴人的势力从西汉到东汉可一直都没有退出过西域,就算是武帝时期,匈奴人西迁,依然还在西域保持了相当大的力量。
小家伙们点点头,觉得陈元说的很有道理,而且这个道理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不过,他们到底是一个时代的精英,当世的天才。
很快就有人反问了。
鲁肃起身问道:“先生,如果按你所说,西域都护府可以自力更生,那么如何避免西域都护府不会自立呢?”
啧,果然是鲁子敬,那个提出了与隆中对毫不逊色的榻上策的战略家。
有一说一,鲁肃的大局观和战略观不下于诸葛亮,三国演义当中那个鲁肃完全被罗贯中给写的扭曲了。
真实的鲁肃,大局观和战略观可以说是当世顶尖,文物皆能。
陈元拍拍掌道:“鲁肃同学很不错,看出了关键的问题,那你们说说,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地方割据问题,一直都是中央政府脑袋大的一个问题。
历朝历代的解决方式都不一样,宋朝算是解决的不错,强干弱枝,可是这个办法的后遗症太大了,不可取。
这样一个问题让这群还没有成年的小家伙回答,确实有点为难他们。
陈元也没想着他们能够给出什么答案,主要是启发。
看到大家有些沉默,陈元笑了:“没事,想到什么说什么,说错了也不要紧,关键是要敢去想,想都不敢想,如何去解决啊。”
听到陈元这么说,鲁肃仗着胆子回到:“先生,学生以为可以加强监督,多派御史。”
陈元点点头:“不错,是一个办法,还有吗?”
鲁肃摇摇头:“学生暂时只能想到这一点。”
“恩,已经非常不错了,其他人有什么想法吗?”
“先生,规定西域都护的任期,三年或者五年一换。”
“先生,派不同地方的人任西域都护府的官员,互相牵制。”
等等,鲁肃开了头之后,其他人开始纷纷说起自己的想法。
听着这些小家伙们的意见,陈元不由的感叹,不愧是天才啊,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显露不凡了。
陈元感觉甚至不能把他们当做小孩看待,他们的有些想法已经不下于成人了。
这就是天赋和知识相结合的结果。
他们天赋不缺,再加上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很多其他人接触到的知识,这群孩子的眼界和能力自然就远超常人了。
等大家都说完,陈元不由的抚掌叹道:“尔等真不凡也。”
听到陈元这么夸奖他们,他们不由的都昂起了头。
总算是让这个可恶的家伙赞扬了。
只不过,陈元转过头又说了一句,直接让这群小家伙脸都黑了。
“尔等真不凡,但是比先生还差那么一点,还需继续努力啊。”
论装逼,还是你。
“你们说的都不错,但是我认为地方之所以失去中央掌控从而割据自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廷统治力度不够。”
“统治力度不够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西域距离中央太远了,统治成本太高了,所以时间一长,西域自然就要自立,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周瑜等人若有所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