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二章 风云际会(三)(第 3/4 页)
隐藏在虚掩的门里面,王至道一动不动的从微开了一条细缝的门口注视着外面的动静。
等了足足三分钟后,王至道才看到一个人影悄无声息的移了过来。看来这个跟踪他的人极慎重,见王至道跑进了胡同,就担心会遭到暗算,不敢跟得太紧。不过显然袁大公子对他下了严令,令他也不敢将王至道跟丢,故到头来还是不得不跟了进来。
王至道知道像他们这种久闯江湖,历经不少生死考验、终日在小心慎重的心态中过日子的老江湖一般都会培养出来一种敏锐的第六感觉。就像他一样,只要有人跟踪窥视就会产生感应。感觉极敏锐的人,甚至能对未知的危险产生一种神秘的预感。
这种能力倒不是什么虚构的东西,实际上,只要去访问一下那些经常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打滚的特工刑警,或是经常上生死战场的战士们,还有职业杀手,惯盗之类的人,他们一般都会有这种奇异的第六感或是直觉,他们常常会靠这种神秘的感觉脱离危险,或是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神秘的感觉,在后世时被科学家证明,应该是人体在远古时代就拥有的生存本能,这种本能,被隐藏到了遗传密码之中,一代代的继承了下来。只要受到适当的训练和刺激,即能将这种本能给激活。
这种本能,在动物的身上非常的明显,有很多小动物,就算是听不到看不到动静,但是只要一有人接近,就会被惊动而逃走。这是因为,人的身上,或多或少会在无意间泄露出一种类似杀气,或是攻击、侵犯意图的讯息。这种讯息,普通人虽然无法查觉,但是感觉超敏锐的小动物却能感觉得到。而特工刑警杀人惯盗们所拥有的第六感,感应的东西也应该和这种情况类似。
为了能瞒过拥有这种神奇第六感的敌人和小动物,不少的武术大师发明了一种能够隐藏住自己的杀机和攻击欲望的修炼心法。这种方法类似禅家的修心,比如不动之心,无想之心,平常心,心如止水,明镜止水,无心之道等等在武术流派秘密流传的大同小异的心法训练。为的就是将自身的杀机、欲望、杂七杂八的思想全部平定下去,让拥有第六感的人无法感应到他的存在。
据说,修练到高深的境界的人,他可以一直站在敌人的身后,让敌人永远不会发觉。更厉害的是,他可以做到去触摸小鸟,而小鸟因为感应不到危险,凭由他触摸。或者是像是一尊没有生命的石像,任何小动物都不会对他产生一点防御之心,在他的身上自由的的玩耍。
将”心”修炼到这种境界的人,无论是技艺,眼力,反应,格斗能力都已经达到了巅峰水平。因为他能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心态和身体。,当心如明镜,平静如水时,身体所有的运动机能和神经都会最大的幅度被调动起来,达到最敏感,最快速,最强大的程度。而对敌人的所有的攻击都会看得清清楚楚,一丝不漏,反击起来即从容不迫,轻轻松松。
达到这种境界的高人,在武术界才会被称为”宗师”,被认可是真正的最顶尖的高手。
王至道心法的修炼虽然离”宗师”的境界还差得远,但是要做到暂时的心如止水,不起一点杀机和攻击欲望还是能办得到的。他这种能力来自后世做侦察兵时思想瞬间转换训练。
做侦察兵时,为了训练侦察兵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教官往往会先让他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关键的时候突然问出一个与他们目前所想的没有半点关系的问题,迫他们立即回答。这样练下去,所有的侦察兵都能轻易做到快速的转换思想,随机应变能力变得非常的强。到后来甚至能做到轻易的控制的自己的情绪,从愤怒瞬间转为平静,大悲瞬间转变为大喜。
而王至道目前所需要做的是:忘掉这个跟踪自己的敌人,去想那些开心快乐的事情。
眼睛虽然盯着门缝,王至道的思想去跑到了后世的童年,想着与童年的伙伴们无忧无虑玩耍的情况。这样一来,他心中的杀机与攻击欲望自然的消失了。故那个跟踪者一直经过这道门,从王至道的眼皮下走了过去,也没有发觉王至道的存在。
就是这个时候,该出手制服他了!
王至道的攻击思想一回来,那个跟踪者立即产生了感应,闪电般的转过身来。但是在这个时候,王至道已经拉开了门,以更快的速度上步一拳向跟踪者的心窝轰了过去。
跟踪者的反应不慢,脚步一动,身体像是飘一样向后滑出了两寸远,刚好令王至道的拳头打空。然后,跟踪者身体又飘回到了原地,一掌劈向王至道的颈侧,想将他劈昏过去。
可惜的是,王至道的攻击从来都不是单一攻击,而是连续的攻击,所有与王至道对阵的人都会因为注视着王至道第一波攻击,而没有注意到后续的攻击,不小心吃上大亏,这个跟踪者也没有例外。当跟踪者向前飘回原地的时候,却发现王至道的右脚不知道何时踢了起来,以刮地风的招式直取他的右腿前胫处。本来跟踪者要是不飘回来,王至道这一脚距离根本就够不着,但是他这一飘回来,就好像自己将右腿前胫送上去一样,被王至道重重的踢中。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