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阴阳手防御法(第 2/3 页)
李存义是崇尚实战的形意大师,一生公开比武,所传的弟子几乎个个都是青出于蓝,技击都有自己的风格,这在保守自珍、传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武术界中是很难得的。而他的弟子之中,最出名的无疑是尚云样,其次才是薛点。尚云样的拳法被后人称为尚式形意,虽然师出李存义,却与李存义的风格相差很大,完全属于自己的风格。尚云样的拳法有句名言:“练功不练拳,用劲不用力”,从这句话看出,尚云样似乎是崇尚功力重于技术的。而且他早期号称“铁脚佛”。有震脚碎石的绝技,中年之后即拥有了与形意巨匠郭云深一样地绰号“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在实战上,尚云样习惯“硬退硬进无遮拦”的打法,由此可推测尚云样这个人,按照后世搏击拳手的标准,他应该是典型的功力型拳手的代表。
而孙禄堂的儿子孙大周,身材不及尚云样壮硕。一付文弱书生的模样,虽然到一直到晚年他都自称自己一身所学不及父亲孙禄堂的十之二三,但是在那个时代他认识他地人却无一不对他称赞有加,认为他是个技击大师,名头绝对不在尚云样之下。近代武术史记载,孙大周是个很重视实践的武术家,十七岁出道即击败过通背拳名家,号称“臂圣”的张策。之后转战南北,与无数个武术名家切磋较技,未尝一败。王至道根据自己对孙大周的了解,认为他是个技术与功力兼顾的拳手,即是后世所说的全能型拳手。这样的拳手,威胁力无疑要比纯功力型的拳手大得多。
当大喇叭喊比赛开始后,尚云样与孙大周并没有像之前地比赛一样立即出击,而且动也不动。彼此都很平静的打量着对手。虽然他们没有动,但是擂台下的观众们却能感到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力,几乎人人都闭住了呼吸,全神贯注的瞧着擂台上地两人,无人敢催促他们快点动作。
一直等到闭息的观众们几乎窒息之后,尚云样与孙大周才开始动了起来,只见他们几乎同时慢慢的挪动脚步,好像担心踩到地雷似的小心翼翼地向彼此逼进。一直到足够的距离之后。两人的前手同时慢慢的前伸,向对方搭去。
好像是经过了几个世纪那么漫长,两人的手臂终于接触到一起,然后,两人快速的动了,像是惊天的炸雷一样突然出击。这种由慢突变快的转换令不少地观众们视觉错乱,几乎要昏倒。
尚云样与孙大周一搭手即突变“熊形”,扭身以膀向孙大周撞去。以他的功力。相信只要被他这“熊形”撞实了,就算是两百公斤重的人只怕也会被撞飞出去。看来尚云样打定主意一出手就以雷霆万钧之力在一招之内即将孙大周击下擂台。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孙大周的被他撞中身体,却没有如他想象中飞出去,而是一滑之下,诡异的滑到尚云样的背后,身法如泥鳅一样不可捉摸。
尚云样一惊,反应却更快,身体一扭,五行拳之母的横拳即向身后地孙大周横扫了过来。
大概是尚云样地动作太快,孙大周来不及躲闪,这一拳击到了他的腰上。但孙大周地身体却如游鱼一样的一扭,尚云样这势不可挡的横拳击到他的腰上,却沾着衣服一滑而过,半点劲力也没有打进。
尚云样目光有点惊异,不过并没有因此停止攻击,脚步猛的一踏,崩拳离弦之箭击向孙大周的腹部。
再一次打中,孙大周好像被尚云样打拆了身子,腹部顶着尚云样的拳头向后弯了过去,然后又诡异的一扭,再一次的将尚云样的拳劲卸开,尚云样这一拳仍然没有给孙大周造成半点伤害。
擂台下的王至道心中吃惊,暗想这个孙大周果然是个技击大师,卸力之术居然用到了身法上,只用身法的摇扭晃拨缩旋等动作,即能卸掉尚云样无坚不摧的拳劲。这种身法卸力之术,比上次与李叙文之战用的手法卸力之术,高明了不止一个层次。可见孙大周在其父孙禄堂的指点之下,实力的确大大的进步了。
尚云样也是武术界的天才,自然看明白了孙大周化解自己拳劲的方式,心中感到佩服的同时,好胜心同时被激起,身体一晃,即再次逼近孙大周,同时身体一起一伏,双掌从上至下的向孙大周当头劈下。这一招却是尚云样以形意拳母招“熊鹰合形”开创出的劈拳打法。这种以身打拳的劈拳训练得当,即通体劲力齐发,威力无比,挡者立倒。尚云样倒要看看,孙大周的卸力之术,能否抵抗得住自己这一拳。
孙大周这次却没有用身体硬接了,而是用双手划了个半圆。即搭住了尚云样的劈拳,一圈一退之下,不但化解了尚云样的拳劲,而且还将尚云样的劈拳牵引向下,劈到了自己地大腿上。
尚云样没料到自己打出的拳居然会打到自己的大腿上,一惊之下忙起脚一个“十字拐”,右腿向孙大周当胸蹬去。
孙大周的双手再次划圆,在尚云样的脚蹬中自己之前搭住了它。一转之下,尚云样的脚带着身体不由自主的转了一个圈,变成背对着孙大周。接着,孙大周改被动为主动,一拳向尚云样的背心击去。
眼看尚云样就要在孙大周这一拳之下落败,却见尚云样双肩双肋一缩,腰一弯,后背立即鼓涨了起来。好像突然变成了突起地龟甲。孙大周的拳头结结实实的打在这“龟甲”上,即被巨大的反震力将拳头反震了回去,身体也不由自主的“咚咚”后退了两步。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