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顶尖高手的境界(第 2/3 页)
回到擂台上的拓本雄一,大概是撇了一肚子的火,将他地对手,来自法国地拳手当成杀弟仇人陈真了,比赛一开始就如疯子一样猛攻狂打,倒将对手打得心慌意乱,很快就落在下风,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了。要不是山口裕仁担心拓本雄一会控制不住打死法国拳手,令法国与日本结下仇,出声阻止了拓本雄一,只怕这个倒霉的法国拳手会让拓本雄一当成杀弟仇人打死了。
当一直在圣母教堂陪伴着山口雪子地陈真问刚才出去观看了比赛的王至道,拓本雄一的实力如何时。王至道很巧妙的回答道:“还不错,比他弟弟拓本雄二强一点,大概可以挨得起五师兄两拳吧,至于能不能挨得起第三拳,那我就不能保证了!”
此语一出,陈真不由哑然失笑。
接下来的比赛王至道倒是没有再去观看,而是在圣母教堂找了个安静之处修炼自己的“至道拳学”,并认真的回忆这一天半来所欣赏到的精彩比赛,将其分解消化,并思索破解之道。在他看来,已经参赛的拳手之中,真正值得自己重视的高手只有杀手阿残、张士杰、大哥王子平、陈真、陈发学、乃蓬东以及日本合气柔术大师武田惚角,这些人之中,杀手阿残与张士杰与自己对阵的机会最大,其余的人除非打到最后两个回合,才有机会对上。至于下一回合的对手,德国的夺冠热门鲁士顿,王至道只是思考了几秒钟就将他给过滤了。在他看来。这个鲁士顿虽然看似非常强,但实际上只怕也跟自己第一个对手,俄国力士波洛夫一样,只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蛮汉而已。这样的对手王至道在二十一世纪时就不知道解决了多少个,到现在已经让他地头脑产生了这么一个理论:外相看似越高大、凶狠、强壮,似乎不可战胜的对手,实际上是最好打、最容易对付的。
实事也证明了他这个理论没有错,在二十一世纪打拳时。他所遇到的真正强敌一般都是体格跟他差不多,甚至是小一号的,反之那些体格比他大上几号的对手,基本上会让他在第一回合就直接打昏过去,或是给他瞬间秒杀掉。
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这个理论仍然得以继续,这时代王至道所遇到的对手,包括体格如神话时代巨人般的五形杀手巨虎。都没有令他感到有所威胁。反之一个体格比自己还要小一点,年纪比自己更老几十岁地李叙文,却差点要了他的命。就是到现在,王至道也不愿意跟李叙文这个绝世凶人打一场。
经过武圣塔的磨炼,王至道的武功。无论是技艺,还是身体素质,都已经到了瓶颈,要想继续突破。除非心灵得到升华,精神驾驭在肉体之上。
对于武术中“心”的修炼,说一千道一万,也不过是平常心的修炼而已,当心灵如明镜止水,不受任何的事物所影响时,本身的技艺即会超完美地发挥,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举个例子来说:当一个武师在教自己徒弟功夫。与徒弟过招时,他此时的状态基本上接近平常心的状态,心灵不受影响,本身的技艺发挥很完美,与徒弟过招从容不迫,进退有度。但是当他遇到一个实力跟自己徒弟不相上下,甚至是比他徒弟还差劲一点地敌人来杀他时,他即会心神失守。判断出错。出招散乱,结果有可能被实力远不如自己的敌人给干掉。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就是因为这位武师在遇到敌人时失去了平常心,导致技艺的发挥受到限制。而他在教导徒弟时,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这个人是我的徒弟!我能轻易地制服他。就是因为有这个念头,所以这个武师教导徒弟才能从容不迫,发挥完美。换成敌人却反而不行了。这个武师,就是没能好好的修炼“心”,让自己的平常心在遇到危险时也不受影响的缘故。
武术界中常有句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这倒不是夸张,因为这世上的确有练武多年的老师傅被一个不懂武功的普通人乱拳给打倒的实事。这样地老师傅,可以说是实战经验缺乏,也可以说是被突来的乱拳打得失去平常心,乱了方寸,才会顾此失彼。
武术中的平常心的修炼,基本是是“动”与“静”两方面结合。所谓“动”,即是多打实战。经常打实战会令恐惧心慢慢的消失,克服掉遇敌来袭时不由自主眨眼,后退,腿发软,肢体发颤的毛病,只有这些毛病克服了,才真正的进入实战武术的殿堂。而所谓“静”,却是通过冥想、静坐、苦禅等方式提升自己精神地力量,比如意识力,对痛苦地忍耐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等等;这种“静”地修心法还包括自我催眠,比如冥想自己是个战无不胜的巨人,精神的自我放大等等。当这种精神自我放大法修炼到一定程度时,所谓的气势、霸气、杀气或是网络流行小说中所说的虎躯一震,散发出令人心怵的“王霸之气”就会出来了。
武术发展到这个时代,对于心的修炼,大多数的武师都选择了“静”的修炼,对“动”修炼反而不怎么重视,或是碍于身份面子,不愿意进行实战训练。这样一来,即失去了修炼武术的根本意义。大师们个个只会说教吹牛皮,能说不能打的比比皆是。甚至是因为修炼“静”而精神失常、胡言乱语的也大有人在。于是,“走火入魔”这个本来是属于修道炼丹人的词即出现在武术界了。
王至道的“至道武学”修炼的顺序是:基本技艺——身体素质——实战积累——身体极限的突破——精神修炼。
“静”的精神修炼只是王至道“至道武学”中最后才练习地内容。而王至道目前所修炼的是,是他最看重的注意力的修炼。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