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火爆(第 4/4 页)
这些歌手,有名气,会营销,歌手也普遍偶像化。
大陆歌手,基本都是走细水长流的销售方式,比较平滑。
电话还在持续不断的打来,尴尬的是他们没货了。
只能安排工厂加班加点的制作,还需要联系其他工厂代工。
青鸟公司这个后悔哦,当初为什么不多制作点专辑呢。
现在歌火了,那些盗版也很快就掺和一脚。只能加班加点制作出来,多卖一点。
那些没早点补货的音像店已经断货了,不断来询问的客人,可他们赚不到这个钱。
只能不能段催促经销商,而经销商也没货,只能催青鸟公司。
眼光好的店老板,进了大量的货,现在也在快速消耗着库存。
不过也坚持不了多久,估计也就一两天就能售罄,只能希望在断货前,能补到货。
青鸟对于这中情况痛并快乐着,他们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本来就是徐渭一次委托代理,碍于面子就答应了,没想到误打误撞真的火了。
这次是一个机会,如果运营得当,公司可以摆脱现在这种不温不火的局面。
于是就频繁联系童少华,希望能签约张帆,这样公司就有了门面。
不行就让张帆趁热打铁,再出一张专辑,趁着这波狠狠的薅一波羊毛。
再不济也要让张帆多宣传宣传,让这波火热转化成利益最大化。
青鸟的频繁联系,让童少华很开心,知道这张专辑成功了。
对于青鸟想安排张帆签约和速度再次发专辑的事,全部给拒绝了。
不说张帆自己本人不愿意,他也不想让张帆打断学习去忙其他的事。
张帆就剩下半年就要艺考,还有一年就要高考,时间也不多了。
如果到处宣传,最后导致张帆高考失败,他会懊恼一辈子的。
他妻子更会埋怨他一辈子,以妻子的性格和苏教授的关系,婚姻破裂都有可能。
一切都等高考结束才能继续,他知道张帆也有自己的打算,这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做后悔终生的事。
所以对于青鸟的时期,童少华压根就没跟张帆说,只是让自己的女儿带话给张帆,说了说销售情况。